近期,省林业厅组织开展了2013年全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首次省级检测工作。本次抽检食用笋455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共检测砷、汞、铅、镉、铬、倍硫磷、敌百虫、敌敌畏、对硫磷、甲胺磷、甲拌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克百威、磷胺、氯菊酯、杀螟硫磷、辛硫磷、氧乐果、乙酰甲胺磷等20项指标。经检测,449批次合格,抽检合格率为98.7%。本次检测结果表明,浙江食用笋质量总体是安全的。
省林业厅要求各地,切实做好本辖区内食用林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作,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要严格按照竹笋栽培技术规程组织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制度;二是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竹林覆盖物、复合肥或竹林专用肥等投入品的重金属含量检测,指导林农选购优质肥料,科学合理施肥及使用竹林覆盖物,防止再次污染;三是部分不合格样品所在县的林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应组织专家详细分析超标原因并进行综合治理,确保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 沈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