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迎来政策利好

到2015年,全国将建成油料林、木质能源林和淀粉能源林838万公顷

  笔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油料林、木质能源林和淀粉能源林838万公顷,林业生物质年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标煤。
  国家林业局近日印发的《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我国林业生物质资源丰富,拥有种类繁多的能源树种、尚未充分利用的能源林以及大量林业生产剩余物,并拥有大量的可用于发展林业生物质能的荒山荒地、沙化土地和盐碱地等。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广阔。《规划》称,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现代林业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林业生物质能源加快发展。以政府支持、市场引导,吸引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方式,拓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融资渠道。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为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在此推动下,“十二五”未来几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时期,这一产业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规划目标已锁定
  笔者注意到,《规划》实施时间为10年,分两个阶段,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林业生物质能源种植、生产、加工转换和应用的产业体系,现代能源林基地对产业保障程度显著提高,培育壮大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到2015年,建成油料林、木质能源林和淀粉能源林838万公顷,林业生物质年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标煤。其中,生物液体燃料贡献率为10%,生物质热利用贡献率为90%;到2020年,建成能源林1678万公顷,林业生物质年利用量超过2000万吨标煤,其中,生物液体燃料贡献率为30%,生物质热利用贡献率为70%。
  规划目标看似宏大,事实上我国也有良好的资源条件,这为如期实现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林地面积约3亿公顷,现有森林面积约2亿公顷,林木生物质资源潜力约180亿吨。现有林木资源中可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木质资源、木本油料和淀粉植物。其中,现有林木资源可用作木质能源的潜力约有3.5亿吨,全部开发利用可替代2亿吨标准煤;现有木本油料植物年果实产量100万吨以上,全部加工利用可获得40余万吨生物燃油;淀粉植物具有生产液体燃料的广阔前景,目前仅全国栎类林可年产种子1000万吨以上,可用于生产250万吨燃料乙醇,此外全国葛类年资源总量也可用于生产50万吨燃料乙醇。
多项措施作保障
  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如期实现,《规划》还提出了多项有力保障措施。
  在组织保障方面,《规划》要求,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原料林基地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将能源林培育落实到山头地块,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加强政府监管,防止土地使用、原料收购等方面的恶性竞争,促进林业生物质产业健康发展。
  在政策保障方面,《规划》明确,将完善强制市场政策和经济激励政策,推动林业生物质能源加快发展。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障生物质能源市场份额。完善现有相关生物质能源补助资金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积极建设从良种繁育到原料林基地建设以及加工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将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纳入鼓励类建设项目,鼓励金融部门加大支持力度。
  在资金保障方面,《规划》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要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和有关政策的要求,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用于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资金支持。
刘羊旸 李永强
相关链接
  现有林木资源中可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木质资源、木本油料和淀粉植物。
  木质资源:主要是薪炭林、木竹生产的剩余物,灌木林平茬和森林抚育间伐产生的枝条、小径材,经济林和城市绿化修剪枝杈等.  木本油料:我国已查明的油料植物中,种子含油量40%以上的植物有150多种,能够规模化培育的乔灌木树种有30多种,包括油棕、无患子、小桐子、光皮树、文冠果、黄连木、山桐子、山苍子、盐肤木、欧李、乌桕、东京野茉莉等.  淀粉植物:我国淀粉类植物资源丰富,果实含淀粉的有锥栗、茅栗、甜槠、苦槠、绵槠、青冈、麻栎、栓皮栎、桷栎、金樱子、田菁、马棘、芡实、薏苡、铁树籽等,根茎含淀粉的有葛根、野山药、百合、土茯苓、金刚刺、贯丛、魔芋、芒蕨、石蒜、狗脊、蕉芋、木薯、黄精、玉竹、山猪肝等。淀粉植物具有生产液体燃料的广阔前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