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彬斌,男,1983年出生,黄岩院桥人,黄岩临湖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浙江省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台州市第四届团代会代表、第三届台州市青年农业促进会会员、黄岩区青年瓜农联合会副理事长。曾获“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浙江省金牛奖”提名奖。
今年30岁的章彬斌,毕业于安徽大学,拥有经济管理和法律双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经过考试,他成为了台州黄岩院桥国土所的一名正式员工。这是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好工作。但在2009年,章彬斌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掉国土所稳定的工作,回到老家黄岩院桥种地。
从此,章彬斌走上了田间地头的创业路。
“心中一直有团火”
黑西装、黑裤子、黑皮鞋,加上黝黑的皮肤,却盖不住一股灵气,这就是章彬斌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他说,自己前一天刚从江西赶回来,最近有些忙。今年,章彬斌扩大了种植规模,黄岩650亩地,温岭1300亩,江西上饶12700亩,全部用来种水稻。
事业上了规模,章彬斌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他说,当初,舍弃机关走向农田,只是因为一份惠农文件,因为一直在基层工作,深知这几年党和政府对“三农”的扶持政策很多。“2009年,当我看到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时,众多惠农政策,让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创业激情。”
“心中一直有一团火。”章彬斌这样说。
父亲对章彬斌的影响,也是他成为种粮大户的原因之一。在他之前,父亲种了近30亩地,虽然没法和现在的种植面积相比,但当时在附近几个村庄里,也算是种粮大户了。
因此,当章彬斌决定辞职回家种田时,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现在黄岩的这些地,就是他父亲在帮忙管理。
创业之初困难不少
万事开头难。章彬斌采用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种田方式,机械化。因此,他在创业之初首先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光投入的机械设备就六七十万元。”幸好,当地政府帮章彬斌解决了19万元贷款。靠这笔钱,他承包了160多亩土地,联合7户农户成立了黄岩临湖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
他购置了一整套农机具,实现育秧、插秧、病虫防治、施肥、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当年我承包的160亩稻田,亩产比我父亲种的田翻了一倍,初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章彬斌说。
可是,2010年6月底的一场大雨,让章彬斌吃了苦头。“我本想着,过几天就可以收割了。”没想到,大雨突然而至,由于地势低,早稻被水淹了3天,稻谷直接在田里发了芽。
因为地里泥土太稀,机器进去就陷进泥里,收割成了问题,产量大大降低。章彬斌说,这让他真切地体会到,农业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要化解风险,必须扩大规模,同时要探索新型种植模式。
两项发明获专利
章彬斌家后院,有个2层楼高的大仓库,楼下有3台水稻烘干机,楼上是办公室。仓库门口的空地上,还放着几台插秧机和收割机。他说,这里是他的根据地。
创业期间,章彬斌除了依靠农技人员的技术支持,还很重视合作社技能培训和自主创新。“我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各种科技培训,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章彬斌说,他还经常对那些机械设备提出改良建议。见人工搬运稻谷很劳累,他就和攻读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博士后哥哥一起,用9个月时间研制出一台“田间农用搬运自主移动机器人”,每次可搬运250公斤稻谷,并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章彬斌改装的稻谷烘干装置,使原来需5人协同操作的机器,只需一人就能搞定。这个“谷物袋装化农用机械”也已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下一步计划建农场
这几年,章彬斌一步步地扩大种植规模。2009年,仅有黄岩的160亩地;2010年,扩到380亩;2011年,在黄岩的种植面积达900多亩,又在湖北承包了2000多亩;2012年,黄岩扩到1100亩,安徽、湖北共5000亩;今年,黄岩、温岭一共1950亩,不再承包安徽、湖北的田地,改在江西承包了1.27万亩农田。
忙完春耕,章彬斌有个更大的打算,就是找一块大一点的,承包期能长点的地。他说,想建个农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另外还要发展畜牧业,比如稻田养鸭等。”章彬斌说,在稻田中养鸭,鸭子在稻田中自由穿行、觅食,既刺激水稻生长,又为水稻除去杂草和害虫。而鸭粪是一种很好的农家肥,对土壤质量的改变和水稻的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节约了化肥、农药以及人力的支出,一举多得。
发展规模化、品牌化、可循环、无公害的绿色生态农业,提供安全、可靠、高品质的稻米、禽蛋、禽肉等农产品,这是章彬斌要建设农场的目的。
汗水换来了收获
章彬斌目前种的是双季稻。早稻4月中旬播种,6月底收割,晚稻6月底播种,立秋之前收割。“亩产量早稻四五百公斤,晚稻平均450公斤左右,好的能到500公斤。”
章彬斌说,保守估计,今年水稻的纯利润应该在300万至350万元之间。去年的纯利润是175万元。
通过艰苦创业,章彬斌不仅水稻年年大丰收,也得到了社会及行业认可。2011年8月,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亲自到他的田头,给予鼓励。
从一个拥有安稳工作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到一名成天与农田打交道,承包了近1.5万亩农田的现代农民,章彬斌正用自己的努力和激情践行着一个大学生的农业梦想,用自己的现代理念书写农民的新形象。 姜宏伟 潘侃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