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只需要一支烟,我就可以判断这个环境适不适合灰树花生长”

别样“养花人”吴书林

  •   “这也是一种很美的花啊,看到花儿盛开我就特别开心!”4月正是灰树花覆土的时节,庆元杨林灰树花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吴书林边说边将菌棒套袋下端割出三角形的口,然后把菌棒挨着放到19厘米深的土中,再覆上3厘米厚的泥土。从一只菌棒只产一次花到通过覆土实现连产三次花,从覆土导致的花朵带沙到如今实现花朵无沙,吴书林走了17年,也让自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
    一本书让他与灰树花结缘
      吴书林是庆元岭头乡杨家庄村的农民,当地一直有种香菇的传统。与灰树花结缘是在1996年,吴书林在《十八种珍稀菇》一书中看到灰树花的种植方法和使用价值,觉得种灰树花或许要比种香菇效益好,一次开花一次收益,能省四分之一的木材、三分之一的人工,且灰树花的售价比香菇高。说干就干,他跑到江苏去购买灰树花菌棒原材料中的棉籽壳,到福建购买菌种,像看护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菌棒,盼着花儿能够早点开放,但事与愿违,效果并不如意。
      2002年春节过后,吴书林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到黄田镇参观学习灰树花生产技术,那时灰树花生产是黄田镇的“专利”。吴书林照搬了黄田镇的种植时间和技术,但又一次失败了。为什么同样的方法在黄田镇就行,而在自己的村就不行?这时,他忽然醒悟,温度是灰树花能否开花的重要因素,黄田镇位于庆元西部,而自己的村在东部,东西部海拔不同,温度也会不同。于是,他马上调整了种植时间,果然一朵朵灰树花如愿开放,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试种成功后,吴书林开始引导和劝说其他村民,第二年一些村民也投入了灰树花生产。
      原来菌棒开花一次后就被废弃,一次偶然的机会,吴书林发现第二年有少量废置的菌棒再次开出了花,于是他决定研发菌棒二次开花的技术。创新总是有风险的,由于试验失败,吴书林血本无归,还负债累累。他又到信用社贷款继续研发灰树花二次开花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后,通过覆土二次开花的技术成功了,一鼓作气,吴书林又研发了三次开花的技术。
      随着种植经验的积累,他开始不断钻研和探索更好的种植方式。经过反复研究试验,2009年高山反季节灰树花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反季节栽培出来的灰树花,产量高,品质好,既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也让消费者吃上了新鲜、优质的灰树花。
      这时,吴书林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解决灰树花覆土栽培花朵泥沙多的问题,由于清洗难度大,价格一直上不去,可是灰树花又离不开泥土。吴书林想出了三个方法,并在自家三批灰树花上做起了试验,第一个是地毯式覆盖,将盖在柏油路上那种毯子盖在菌棒上,但这影响了灰树花的产量;第二个方法是刨土法,在花开之前将土刨掉,可还是需要冲洗泥土,效果都不理想;第三个方法他用到了普通菇棚里最常用的遮阴布,用遮阴布盖在菌棒上隔离泥土,等到要开花时用布包裹着泥土一并取走,效果非常好,产量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今年有30%的农户开始试种,8—10月上市的灰树花,就有一批没有带泥沙的灰树花。”他兴奋地说。“只需要一支烟,我就可以判断这个环境适不适合灰树花生长。”吴书林笑着拿出一支烟,“灰树花还是子实体的时候是最敏感也是最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一个不会开花的‘土豆’,除了控制温度、湿度以外,既不能直接通风,也不能封闭不通风,我就是用烟来判断通风度的,烟灰不散烟又会飘动说明是好环境。”多年的经验积累,吴书林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专家。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幸福
      在吴书林的带领下,周边村民纷纷投入灰树花生产,吴书林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探索多年的“秘诀”教给周边的种植户。2008年,在吴书林牵头下,成立了庆元县杨林灰树花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材料,统一进种,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也为农户节省了资金。吴书林还组建了灰树花生产技术服务小组,到现场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面对慕名而来请教的农户,吴书林都是手把手地教,有时还亲自跑到他们的田里去指导。山翠湾村叶行福头一季试种了2万段就赚了2万元,他感激地说:“如果能早些拜访到他,我不知道可以少走多少弯路。”今年河南科技院也打来电话向他请教,由于咨询的人太多,吴书林特意备了两只手机。
      为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吴书林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在引进外地客户到本地收购灰树花的同时,也组织起本村的灰树花经纪人销售队伍,在天津、北京等地批发市场设立专卖点,提高市场占有率,并积极与外地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在吴书林的带领下,杨家庄村灰树花年栽培量达150多万段,鲜品产量达345吨,产值300多万元,纯收入达135万元,仅灰树花一项为该村农民人均增收1800多元,杨家庄村也成为灰树花生产专业村。
      由于责任心强,又是灰树花种植能手,吴书林被聘到岭头乡挂职,成为庆元县首个“产业能人挂职乡镇干部”。他还是“远教老黄牛”,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把自己的经验方法教给大家,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去年,他还获得了“2011年度丽水市农村实用人才十大杰出人物”、“丽水精英农师”等荣誉。此外,他还被评为庆元的“农民专家”,谁家有问题都可以找他,面对面咨询解决。“我就是喜欢灰树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幸福,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吴书林说,由于目前灰树花在中国的历史不长,90%以上的产量在庆元,很多大城市的人并不知道它;另外产业发展也非常不成熟,如何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如何挖掘更多的价值,如何实现生产的工厂化、建立品牌做好推广,都是他今后要研究的课题。 吴晓莉吴书林(前右一)在现场指导。资料图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