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如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并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记者从4月15-16日在杭召开的第二十届浙江省农药应用技术交流会上获悉,从今年开始,我省将按照“有药用、用好药、科学用”这一目标,创新现代农药管理机制,优化农药登记审批服务,强化农药行业监管和科学用药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农药质量管理水平,从源头上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省是农药生产大省,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占比达95%。去年,省农业厅对全省11个市65个县(市、区)抽检了799批次农药产品,结果显示,农药质量和标签合格率分别达90.4%和97.5%,质量合格率连续四年稳定在90%以上。省农业厅“8810行动”提出,我省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建立农药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制度,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全绿色防控体系,到2015年,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要达80%以上,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围绕“8810行动”要求,会议从“有药用、用好药、科学用”等三个方面对提升我省农药质量管理水平进行了部署。
有药用:重点是优化农药登记服务,深化农药登记审批改革,探索率先建立有利于农药企业加快新产品自主创新服务的新机制;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用药登记,完善财政补贴项目管理办法,尽快缓解农业生产用药需求;强化农药企业服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和优化产品登记结构,指导企业开发生物农药和推行产品标签条形码技术。
用好药:重点是落实农药监管措施,稳步推进农药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农药行业全程化监管,加强产品登记前后现场监管核查,推进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实施,探索建立集登记管理、经营许可、质量监测、残留监控和监督执法于一体的现代农药管理体系;在用药高峰期间,开展水稻、茶叶、大棚生产用药等专项检查,服务现代农业生产。
科学用:重点是强化用药技术指导,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试点,发布2013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主推名录,探索低毒生物农药补贴模式,研究制定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品种名录;加强科学用药指导,组织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新技术,推广农药生产经销企业对接专业合作社与“两区”建设便民惠民服务模式,组织编写精品特色农业科学安全用药实用手册,宣传普及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和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不断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强化农药安全性监测与评价,制定农药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制度,大力推进药效试验基地规范化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