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记者从4月12日在诸暨召开的全省水稻集中育秧暨机插现场会上了解到,省农业厅日前已确定今年我省集中育秧示范推广面积为200万亩,机插推广面积为260万亩,均比去年增加20余万亩。
水稻是我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70%和80%以上。发展水稻生产对我省实现口粮基本自给、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育秧和栽插是水稻生产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产量有着重要影响。推广集中育秧和机械化插秧不仅有利于提高种粮科学化水平,促进稳产高产,而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收入,同时更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会议强调,我省“8810行动”提出到2015年水稻机插面积要达到300万亩以上,各地必须鼓足干劲,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和机插推广工作,为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稻稳产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全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和机插推广工作,要强化行政推动,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机插作业环节补贴和水稻集中育秧补贴等政策的落实;要强化部门合作,完善管理体制,把开展集中育秧和机插推广作为高产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当前要重点做好水稻产业提升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强化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到位,既要制订育秧技术规程,印发育插秧技术手册,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实地培训和技术指导,也要成立集中育秧和机插技术指导组,在育插秧期间,深入集中育秧基地、机插现场,开展巡回指导,确保技术落实到田到户;要强化示范带动,推进高产创建,尽快把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省级水稻千亩示范畈落实到乡、落实到村、落实到田,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责任人,率先推广集中育秧、机插秧,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结合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宣传各地开展集中育秧、机插秧的好做法、好经验,特别是以农民专业组织、种粮大户为育秧主体,提供代育、代插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