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完善设施 夯实基础

——四论实施“8810行动”

  本报评论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浙江要突破人口增长、消费升级与优质耕地减少等资源环境的制约,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和生产经营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提升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此,“8810行动”提出,要实施农业生产设施化行动,改善农田基础、农业生产和农场生活三大设施,大力推进农田园区化,推进工业化成果和工程技术应用,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必须从改进农田基础设施着手。要大力实施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继续推进土地整理,改善农田排灌体系、电力系统和田间操作道,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绿肥种植和增施有机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同时,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强标准农田占补管理,强化地力监测和培育,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高。
  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必须在改进农业生产设施上下功夫。要把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作为引擎,健全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教育与培训体系、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机化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制推广,拓展设施装备应用领域,改进产后处理设施,推广应用粮食烘干加工、农产品清选分级、储运保鲜等设施设备,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系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扩大钢架大棚、避雨栽培和畜禽饲养、贮料等设施应用,推进粮油和主导产业生产机械化。
  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必须加强对国有农场设施的改进。要盘活农场资产资源,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业产业提升等项目支持,鼓励农场参与“两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改善农耕生产设施条件;要加强农场山塘水库整治,提高防洪抗灾能力;要实施农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完善水、电、路等综合配套,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条件;要按照合并重组、提升发展、退出撤销相结合的思路,深化改革,优化布局,着力建设产业化、股份化、集团化现代农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