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创新五大机制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陈理富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农业机制创新。结合本地实际,笔者认为要在农业经营、风险防范、有效投入、科技支撑、人才培育等五大机制上寻求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台州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组织化程度,但生产者还是自然人,离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一段时期,台州市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实现生产者从自然人到法人的转变。
  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拥有多重优势。一是通过兴办股份制家庭农场,实现从自然人向法人的转变,确立了农业生产者市场主体地位。二是借助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双重优势,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能更好地集聚生产要素。在土地集中方面,农户以土地入股家庭农场,无需流转土地,有效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速形成规模化生产;在资金筹集方面,为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提供了更好的渠道,并且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作为法人,贷款也更加便利;在二次分配方面,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通过实行分红制度,能有效解决对农民二次分配的问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在职业农民培养方面,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为职业农民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有助于留住现有农业人才,吸引社会人才流入;在农业保险方面,由多个农户或主体组成的股份合作制家庭农场,有利于农业保险的开展。
创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自然和市场风险成为影响农业投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台州市要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机制,降低农业损失。
  一是有效防范自然风险。大力发展避灾农业,广泛推广优良农业品种、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经验做法,重点推广那些成熟期与主要自然灾害多发期错开的品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应对各种气候灾害的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者互保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险种,逐步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二是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健全市、县农产品产销信息采集体系,及时掌握种养业信息,正确引导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克服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培育优势农产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运作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创新农业投入机制
  农业是基础产业,主要农产品、尤其粮食是战略物资,农业基础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台州农业尚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并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
  一是以“两区一中心”为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并用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对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业。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要把政府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带动力强的领域,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为后续社会资金的投入创造条件。
创新农业科技支撑机制
  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建立起农业科技支撑机制,使现代农业发展由依靠资源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种业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利用,加快培育种业骨干龙头企业。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作机制,力求在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强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举办农业科技项目对接会,为农业科技转化搭建平台。
创新农业人才培育机制
  要从建立健全人才培育长效机制入手,培育一大批现代农业发展所亟需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加大对现有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设立创业扶持基金,鼓励大学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创业就业,引导现有发展较好的经营主体与创业大学生开展传帮带结对活动,帮助他们发展壮大;引导有一定资本和技术专长的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
  作者系台州市农业局局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