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林业

夏根清:绿色产业的钟情者

  最近,建德市林业局的夏根清迎来了两大喜事,一喜是在“中林集团杯”第四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注:这是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代表我国林业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奖项)评选活动中,他参评的《茶油加工关键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获得二等奖;二喜是刚被评为教授级工程师,这是建国以来建德市林业系统首位获此殊荣的林业高级职称。
  据建德市林业局同志介绍,近年来,夏根清积极深入该市大同、李家等油茶种植基地及相关生产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和科技推广,充分发挥了科技对林业的驱动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为发展建德市现代油茶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夏根清,毕业于浙江林学院。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他连续10年参加了省杉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协作攻关,在建德市山区推广杉木良种造林3万余亩,亩增效益1000余元。2000年,在调查竹资源过程中,他发现了一批经济和观赏价值高的竹种,并在上马、李家等主产区推广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笋竹两用林丰产技术及毛竹笋用林无公害栽培技术2万余亩,亩均增效200元以上。
  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他不懈的追求。结合建德市板栗、香榧、山核桃等产业发展的实际,他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努力解决技术难题,获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1998年开始,他在全市推广板栗良种标准化栽培技术,使亩产量由普通品种的50公斤提高到了100公斤以上,市场售价也比普通品种高出60%左右;参与杭州市重点科技攻关协作项目,攻克了板栗冷藏保鲜技术,减缓了板栗采收后集中上市销售的压力,扩大了销售半径。他还与中国林科院亚林研究所协作,主持完成了薄壳山核桃嫁接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课题,突破了嫁接技术难关,使嫁接成活率由试验前的30%提高到80%左右。
  为了使建德市香榧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他于1999年提出了加快草榧资源开发的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此后,他积极推广香榧优良品种,总结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栽培管理技术,使香榧连年丰产,基本克服了大小年,亩产值高达6000元以上。他主持完成的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凤凰香榧基地项目,被评为杭州市十大优秀示范园区,“大库湾”香榧分别在2004年的杭州市农展会和2006年的浙江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目前,全市香榧已发展到2万余亩,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基地。
  至今,他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省、杭州市及建德市各类奖项8项;他被列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杭州市“1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他还拥有建德市“十佳优秀人才”、建德市林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本报综合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