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
畜牧业在全省大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这是基于畜牧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我省现有基础的考虑,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畜牧产业发展的殷切要求。当前正值省农业厅大力推进“8810行动计划”实施之际,畜牧业提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如何实现?笔者以为,需要理念和行动双管齐下。
从理念来说,需要坚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当前经济发展多元化,资源环境制约要素也很多,要不要发展养殖?如何发展养殖?这些问题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一些党政领导、主管部门对畜牧产业发展缺乏一种坚定和清晰的理念。
近年来,我省畜牧业直面困难,创新发展,实现了由散养向规模养殖、传统规模养殖向生态规模养殖两次大的跨越,创新开展了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浙江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这种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发展模式,必须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具体地说:
一是要坚持合作发展。单干干不好,独行行不远。我省现在全力推进的以构建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为核心的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就是要凝聚个体的力量,聚小为大,扭弱为强,彻底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抗击市场波动、疫病风险、质量安全、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弱势地位。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都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咬定目标,努力实现产业融合、利益共享的集团化、集约式、集聚型发展。
二是要坚持循环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都将更加关注畜牧兽医行业。畜牧兽医全行业从业者都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创新理念、转变观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超前谋划、统筹考虑。尤其要针对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抓紧谋划提出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农牧结合生态化资源化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要坚持联动发展。推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除了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履职、尽责,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加强与财政、发改、国土、环保、工商、商务、质监、药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注重联动,形成合力。
从行动上说,需要凝心聚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障碍因子。简要说,当前我省畜牧业发展,急需破解“三大制约”:
一要破解土地制约。用地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我省地少人多,总体来说土地资源紧缺;二是畜牧产业是无税收产业,一些地方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供用于畜禽养殖的空间越来越少。针对上述情况,各地要分别研究对策,逐个加以破解。肉蛋奶供给是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二要破解环保制约。不少地方将农业减排简单地等同于养殖减量,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沟通,使其真正认识到畜牧业对节能减排究竟有什么影响,消除偏见,澄清误解。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治理与监管力度。
三要破解能力制约。要适应体制调整的需要,着力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畜牧技术推广三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确保管理与服务并重、行政与技术俱佳。要更加注重协作创新,有效整合农业系统内部的资源力量,充分调动产学研推各方面的创新活力,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