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启动

突出五个重点 为农业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春耕在即,2月25日,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各地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保障春耕备耕需要,维护农民合法权利,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会议指出,今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以净化农资市场为主线,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建立健全农资打假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资质量和数量,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要突出重点产品,着力抓好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苗种、农机具七类产品的监管力度;要突出重点环节,把好产品许可关,严格审批标准,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重点整治规范农资经营市场、批发市场,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引导农民科学购买农资产品;要突出重点农时季节,各地各部门要根据不同的农时季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要突出大案要案的查处,深挖假劣农资违法行为,完善大案要案查处机制;要突出成效建设,畅通放心农资下乡渠道,提高放心农资的覆盖面,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平台,加大对信用好的企业的扶持力度。
  据悉,去年,我省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抓好三大“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查获假劣农资67.5万吨,重大案件查处率达100%;扎实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全年完成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4901批次;畅通投诉渠道,依托“12316”平台,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1989件,做到事事有处理、件件有落实。
  今年,我省农业执法工作将以“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检、农业生产事故调处、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绿剑”春季集中执法、“绿剑”保安全专项执法和“绿剑”秋季集中执法三大行动;加大监管力度,抓好源头监管和市场准入,加大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全年抽检农业投入品4300批次以上;抓好执法监管手段创新,健全跨区域执法办案机制,推行暗访、交叉检查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抓好农业生产事故调处,完善处置和鉴定机制,畅通“12316”投诉举报渠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