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收获机械行业发展仍存顽疾

  近年来,收获机械市场兴旺、产量猛增,秋收时节给农机企业带来的压力也是空前的。销售数量增加、用户区域扩大,也给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带来巨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农机行业一直存在的顽疾“一差两缺”表现得更加突出。“‘一差两缺’,即产品可靠性差、零配件缺、售后服务缺。这是现阶段令用户最为不满意的、最为头痛的行业通病。”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说。
  多年来,“两缺”一直是农机产品被投诉的焦点。秋收季节农民最怕的就是机子坏了无法修(缺件)、不会修(缺人),耽误农时。市场调查发现,缺少零配件的主要原因是零配件的流通不畅,以及零配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较低。“解决基层用户零配件短缺的难题,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让农机销售商、维修商、专业市场、农机合作社等各个环节愿意经销零配件,并逐渐成为市场供给的主体。”宁学贵说,相关管理部门要坚决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农机零配件的坑农害农行为,提高零配件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应用程度,培育良好的经营流通秩序。
  解决售后服务人员不足问题,一方面是生产企业要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三包”服务的主体依然是生产企业(包括零配件生产企业),企业必须培养和训练自己高技能的服务人员队伍,做到以一当十、以十当百。
  另一方面,推行社会化的农机售后服务也应提上日程。目前,一些企业开始实施委托服务或外包服务,但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群体和专业化的法人服务企业,受委托者或承包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还无法令人满意。因此,应培育和支持农机大市场、农机维修企业、农机合作社建立专业化、常态化的服务队伍。 王润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