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昆虫病毒类农药发展潜力大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江西宜春新龙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的“千吨级广谱昆虫病毒制剂产业示范工程”正式投产,该工程投资总额1亿元,年可生产病毒制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000吨以上,成为当前亚洲最大的昆虫病毒制剂生产基地,这意味着我国昆虫病毒类农药产业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专家介绍,昆虫病毒杀虫剂是通过对专一的昆虫病毒进行人工培植、收集、提纯、加工而成,它采用“以毒攻毒”的全新杀虫概念,作用机理独特,防治效果好,并且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对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安全,是未来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利用昆虫病毒类农药防治害虫不仅可以起到微生物杀虫剂的短期防治作用,而且使用后可以使病毒长期存在于农林生态系统中,作为一类被引入的生态因子而起到调节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所以说病毒生物农药是专一、持效、不易产生抗性、安全的纯天然微生物杀虫剂。
  据报道,我国约有20种昆虫病毒进行过或正在进行大田试验,其中研究较多、应用较广的如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美国应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防治棉花、玉米、高粱、烟草等作物上的棉铃虫和烟草夜蛾等害虫,效果相当于常用的化学农药。此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杀虫谱很广,对32种鳞翅目昆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甘蓝夜蛾、烟青虫、尺蠖、黄地老虎和粘虫等危害比较大的虫害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目前,包括病毒制剂在内的生物农药在国内尚未形成较大优势,仍存在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其推广和应用依然任重道远。 汪建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