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57岁的农户施玉琴拿着两株“生病”的小苗,焦急地骑着电瓶车,来到萧山城厢中心供销社石岩庄稼医院,想找庄稼医生瞿国顺给“把把脉”。“你的苗木是受了蚧壳虫虫害,这是一种很顽固的虫害,要多打几次农药。”看了小苗,瞿国顺一边说,一边开出了“方子”。
这是笔者在城厢中心供销社石岩庄稼医院见到的一幕。趁着瞿国顺开药的间隙,笔者环顾了这家“医院”——一边,各类农药有序地摆放在架子上;另一边,各种化肥整齐地堆放着。而最吸引笔者眼球的是墙上挂的一张张“病症图”:蔬菜病虫防治技术挂图、花卉苗木病虫技术防治挂图,田间常见杂草图谱,等等。“挂这些图谱主要是给农户看,让他们来给庄稼看病的同时,能够学点农技知识。”
石岩庄稼医院辖区有6个行政村,5000-6000亩土地,主要以种植苗木为主。而瞿国顺就是这五六千亩土地的“医生”。苗木要是出现了病虫害,农户只要拔来一株小苗,瞿国顺就能为其诊断,然后配药,并告诉农户该在什么时间打药,喷洒在什么部位等。而如果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瞿国顺会马上到田间“问诊”。另外,要是有新肥新药出来,他也会第一时间学习,并传授给其他农户。
蜀山街道赵家墩村金福园艺场今年经济效益比上年增加了20万元左右。该园艺场负责人余金福对笔者说,庄稼医院为其增加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今年6月的一场暴雨,让他的236亩苗木受淹。当时,眼见苗木萎靡,余金福十分着急,便找上了瞿国顺。瞿国顺来到金福园艺场后,发现是暴雨使苗木根系生长受到影响,马上给老余开了个“方子”。一个星期之后,这些苗木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这让老余十分开心。
在萧山,像石岩庄稼医院这样的基层庄稼医院共有17家,另外还有1家中心庄稼医院,配备了相应职业资格的庄稼医生和科技服务设施,初步形成了“服务重点镇街、辐射千家万户”的庄稼医院服务体系。这也是对各镇街农技服务的有效补充。
其实,庄稼医院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经辉煌一时,是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的一面旗帜。“当时农业还是以传统的棉麻粮产业为主,庄稼医院也是以水稻病虫害管理为主。如今,农业产业扩大至苗木、蔬菜等特色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化肥农药也在改变,同时随着一些新肥新药的面世,农户迫切希望新的农技服务。”萧山农资公司副书记王伟荣说,从去年开始,萧山农资公司推进庄稼医院体系建设,开展门诊咨询、配方施肥、统防统治、上门诊治等服务,指导农民科学防病治虫,合理施肥用药。今年5月,萧山的庄稼医院体系还被列入了全国供销社庄稼医院科技服务示范项目。
庄稼医院的“医生”和大家平时看到的医生不一样,无需穿上白大褂,也没有一个问诊箱,靠的是一身农技知识,且多是“泥腿子”出身。他们不仅通过了农业局的专业培训考核,取得了相应的执业资格,还有着多年的农技实践经验,长期穿梭于田间地头,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最终又运用于实践中。
笔者发现,庄稼医院除了看病功能外,还起着传授农技知识、开展信息交流的作用。今年33岁的王灿权从去年开始管理着1000多亩苗木,可以说是一个新型的农民。“因为土地面积大,我碰到的问题也特别多,像无患子受钻心虫虫害、紫薇得了白粉病、梨树得了锈病、杜鹃扦插不生根,我都会找庄稼医生瞧一瞧,给我开开‘方子’。”王灿权说。
方贤满 谢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