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资金互助 银行把关

遂昌“草根银行”有了“正规教练”

  因“贫困群众缺资金、农村金融产品稀缺”两大因素叠加而催生的农村资金互助会,如今在丽水已是遍地开花。这个“草根金融组织”,以往村民的借款申请由村干部组成的“理事会”审核,凭的只是村干部对村民的主观印象,无形中增加了金融风险隐患。
  “缺少了严格的审核和监管,难免酿成呆滞账。”遂昌县农办副主任楼高进说,少数村民在银行留有不良贷款记录,但村里对此并无了解,依然照常放款。
  即使是掌握着签字权的村干部,也坦言放款的压力太大。“乡里乡亲的,怎么好意思拒绝人家呢?”新路湾镇新溪村资金互助会会计周祥源说,村民对村干部开展的“风险评估”并不认账,“毕竟我们不是金融专家,哪怕指出了村民的借款项目不靠谱,也没有说服力,最终结果只能是来一户借一户,风险能不大吗?”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遂昌县率先破冰,由政府部门当“红娘”,促成了资金互助会与银行的成功牵手,使互助会内涉及专业评估的环节全部“外包”。
  “互助会初审、银行终审的模式,结合了村干部对村民知根知底的人脉优势和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专业优势,为互助会的平稳运作上了双保险。”新溪村村委主任叶小华说,有了金融机构树立评估的权威性,村民们不再会为借不到款而不依不饶,互助会的运作也因此迅速走上正轨。
  作为“正规教练”的银行同样因此获益。目前,遂昌县的22个资金互助会全都在农信社或邮政储蓄银行开设了专门的资金账户,农户还借款全部从银行存取,良好的还款记录使银行也开始积极尝试将信贷触角延伸到“微额贷款”这个过去因风险大而没有涉及的领域。“过去互助会只能为村民提供最高1万元的借款,现在这个上限已经放宽到了3万元。”北界镇王宅桥村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松指着村畔连绵数百亩的香榧基地说,越来越多的村民靠着“微额借款”解决了创业启动资金难题,走上了致富之路。
  “明年,遂昌所有互助会都将与银行进行合作。”楼高进说,目前全县的互助资金为605.66万元,今年前十月已累计向547户农户发放了542万元借款,还款率达到100%,为银行机构全面拓展这项基层金融业务树立了信心。
崔璀 肖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