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我省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创新高

■今年1-11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50亿元,新增旱涝保收农田77万亩■明年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是主基调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12月18日,全省农村水利工作现场会在永康召开。作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永康在农田灌溉试验、农村饮用水安全、生态河道整治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饮用水安全一直是农村饮水工程的重中之重,走进永康市投入500万元建设的饮用水检测中心,可以看到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对全市农村饮用水源的40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建有饮用水安全档案,保障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而在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一幅人水和谐的美景映入眼帘,去年该村投入5000多万元,对村内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建设亲水平台等景观设施,打造碧水环流的美景;在花街镇花街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内,通过果木喷滴灌试验、水生态修复试验,已经在农作物需水量、灌溉用水定额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对我省中西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和灌溉用水具有示范效果。
  据悉,今年我省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再创新高,1—11月份,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农村水利建设全面覆盖,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受益人口210万、山塘整治1763座、排灌泵站改建扩建2万千瓦;农村水利实效更加显著,全省扩大灌溉面积6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农田77万亩、工程节水灌溉面积98万亩。
  会议指出,明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水利规划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此,各地要切实开展今冬明春农村水利建设,要以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以发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圩区整治、灌区配套和农村饮水安全为抓手,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为动力,推进我省农村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各地要善于谋划,强化规划引领、强化项目储备、强化改革创新;要善于决策,推进农村水利科学发展,严格落实办事制度、严格落实建管责任、严格落实配套资金;要善于实施,推进农村水利健康发展,科学安排建设进度、着力保障工程质量、切实做好安全生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