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全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上获悉,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从五处着力,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取得显著成效。
着力支持主要农产品生产。一是资金早下达。将大部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提前下达给地方。截至2012年3月底,财政部农业司分管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已下达年初预算的75.6%。二是救灾行动快。及时拨付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及良法补助资金,并适时下拨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三是支持力度强。2012年,增加小农水专项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比例。
着力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一是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资金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农业县。中央财政安排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经费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支持旱作农业技术。同时,中央财政研究出台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安排资金5亿元。
着力完善支农政策和机制。一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将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种类调整为12大类46小类180个品目,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不同产业生产需要的机械设备。安排造林补贴试点资金25.35亿元。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50亿元,将政策扩大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市、旗)。二是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新增400个小农水重点县,以“三北”地区为重点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财政支持小农水建设的政策体系。三是完善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机制。
着力强化政策研究。研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支持林业发展以及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管理等相关政策。
着力抓好资金管理。累计启动了10个项目管理办法的制定、修订工作。会同中央农口部门推进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完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等,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据新华网 李存才/文 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