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科技

丽水橘农好开心

用新技术种出了高甜度橘子

  “如果省里有最甜橘子评比的话,我一定要去参加,我有信心种出全省最甜的橘子。”日前,在丽水市莲都区梅田村的柑橘基地里,丽水国强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国强看到专家测出橘子糖度最高达到17.7度时,开心极了。
  据了解,该合作社共有100多亩柑橘,其中20多亩在丽水市农科院专家帮助下,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非设施完熟栽培及其配套技术”。
  “非设施完熟栽培及其配套技术”是指在非设施调控自然环境下,根据区域地理气候环境特点,在规避果实低温冻害的前提下,采取土肥水管理、树形树势坐果调控、病虫草害治理、延后完熟采摘等多项配套技术生产高品质柑橘。
  “以前我们都是自己把橘子运到水果批发市场去卖,现在橘子变甜了,批发商上门尝了之后,就全部预订了,根本不愁销路。”周国强笑着说,人家的橘子都是卖2元一公斤,他的可以卖到6元一公斤,每亩橘园大约能收入1.5万元。
  丽水市农科院专家在周国强的基地里采摘了部分样品,用仪器进行测试,发现糖度最高的达到17.7度,其余的也都在15—17度之间。“在丽水范围,大部分橘子糖度一般都在11—13度之间,17.7度这么高,我还是第一次测到。”丽水市农科院果树研究中心主任柳旭波说,这片基地里的橘子平均糖度大约能达到15度。 叶海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