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推进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措施。《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该市力争畜牧业产值达36亿元以上,猪肉等主要畜产品自给率稳定在40%左右,在大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
根据温州实际,《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该市畜牧产业发展的五项重点,即构建五大体系:
——构建新型产业组织体系。推进畜禽养殖的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以食草动物、家禽等区域特色林下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畜牧业生产功能区。组建新型畜牧产业合作社,创新经营管理、利益分配和内部约束等机制。
——构建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加大温州水牛、灵昆鸡的开发保护利用力度,加快培育生猪、奶牛、鸡、鸽、兔等优势畜禽种业核心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和育种创新平台。到“十二五”末,力争培育生猪、奶牛、鸡、鸽、兔等优势畜禽种业核心企业5家,建设市级生猪人工授精站2个。
——构建新型生态循环体系。结合“三分三改”,合理布局种养业,农业“两区”内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广泛推广种养结合的新型农作制度。到“十二五”末,力争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7%以上。
——构建新型信息装备体系。2012年前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预警平台和重大动物疫病现场指挥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建设定点生猪屠宰场的远程监控平台,力争畜牧兽医管理与产业主体基本实现信息化对接。
——构建新型安全监管体系。2013年前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加强屠宰检疫监管,探索建立政府监管、财政扶持、企业运作、保险保障相结合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
为抓好《意见》贯彻落实,经过统筹调剂,该市已从有关项目资金中划拨出1000万元,用于现代畜牧业生产功能区(包括现代畜牧综合园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畜牧业精品园)建设,扶持温州市“菜篮子”工程(畜禽养殖)生产基地的设施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以及用于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建设项目补助。 温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