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法制

法官变身“菜农”

183名村民领回欠薪

  •   临安市太湖源镇夏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山村。10月19日这天,村子里突然热闹了起来。一群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排着长龙,一边走一边数着钱。
      61岁的夏阿姨激动地说:“我领了1010元,没想到这么快就能领到工钱,太高兴了!”
      原来,临安法院执行局的法官正在这里集中发放执行款呢!当天,包括夏阿姨在内的183位村民,共14.3万余元工资款全部发放到位。
    一笔“血汗钱”一段辛酸史
      提起这笔“血汗钱”,夏阿姨很心酸。位于临安市龙岗镇工业园区的丰野食品公司(简称丰野公司),是生产速冻蔬菜的,在当地颇有名气。丰野公司有个代加工点设在太湖源镇夏村。去年夏天,夏阿姨和很多老人一起,到代加工厂上班。夏阿姨断断续续干了20多天,每天起早摸黑地剥葡萄皮,去葡萄籽,工钱按斤算,她能拿到1000多元,“这笔钱可以供我和老伴买一年的米呢!”
      然而,丰野公司因经营不善,欠下外债,公司负责人从今年4月28日起下落不明。曾经热闹的工厂也变得冷冷清清,夏阿姨和工友们的工资也成了问题。
      工资没了着落,夏阿姨等工人自然心急如焚。他们向临安法院、龙岗镇政府、太湖源镇政府反映了情况,希望能得到解决。
      临安法院执行局法官调查后发现,丰野公司的债务可能超过1亿元,但是现在的资产除厂房、土地外,就只剩下2000余吨库存的速冻时令蔬菜,初步评估价值约1000余万元。如何实现现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法院决定成立执行专案组,放弃传统评估拍卖的方式,改为直接变卖库存食品。
    法官当起冷冻蔬菜销售员
      临安法院执行局的徐向明干执行工作十多年,抓“老赖”可是一把好手。但在这件案子面前,他却犯了难,“冷冻蔬菜要怎么卖啊?”
      经过一番了解,他发现,丰野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日本,但是最近,货物出口受严重影响。于是,徐向明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拓展国内客源上。
      8月4日,丰野食品冷库首次出货。早上7点不到,徐向明和专案组的干警们便从临安出发,前往丰野公司冷库现场。一群穿着绿色军大衣的干警们成了“搬运工”,在-18℃的冷冻库里,把蔬菜装箱,放进冷冻车,忙进忙出,足足4个小时。当天,一共变卖雷笋25570公斤,回收资金166205元。经销商赵某很满意,并表示愿意继续接受丰野公司的库存蔬菜。
      丰野公司冷冻库有2000吨库存速冻蔬菜,即使每天出货,也需要近4个月的时间。为配合客户的时间,提高出货效率,徐向明和其他专案组的法官加班加点,无论是晚间还是休息日,只要有出货需要,专案组成员就立刻赶往现场,维持出货秩序。
    边卖菜边“救火”
      在2个月的出货期里,丰野公司冷冻库出现了不少意外。徐向明一边当“销售员”,一边还做起“消防员”,到处“灭火”。
      8月21日,4号冷库的制冷管道爆裂,导致液态氨泄漏,如果不及时修理,库存的蔬菜将全部变质,直接影响资金回收。徐向明知道后,和专案组成员迅速从余杭、诸暨等地请来维修工人,进行抢修。一直到晚上10点,抢修完毕”。
      丰野公司欠下巨额外债,单单拖欠的水费就有40多万元。当地自来水厂为了防止扩大损失,停止了对丰野公司供水。但是,库存蔬菜要保持新鲜,就必须保证供水、供电系统正常。为此,专案组又在征得当地政府、债权人的同意后,向自来水厂、供电所承诺,在回收的资金里分配一部分,统一支付。最终,水和电终于再次供上。
      200吨菜心、50吨香菇、20吨西兰花……截至10月18日,丰野公司冷冻库共计出货420多吨,回收货款180余万元。
    高浩萍 王萍
    图为村民们正从法官手中领回工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