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题

保证产品质量 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公信力

——对《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解读

  10月1日起,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这是新时期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新修订的《办法》在哪些方面作了进一步改进?它对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利好条件?提出了哪些要求?近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对新《办法》进行解读。
修订新《办法》是产业发展的需要
  该负责人介绍说,此次修订的《办法》,以现行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了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总结了绿色食品事业2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考虑了绿色食品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在绿色食品事业创立和发展20多年之后,农业部修订和颁布实施新的管理办法,是新时期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适应了新时期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绿色食品已由相对注重发展规模进入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新时期,由树立品牌跨入提升品牌的新阶段。绿色食品工作重点正经历重大转变,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监管,强化提升品牌公信力。
  新《办法》是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配套衔接和细化,突出了可操作性,将这些年实践形成的成功做法固化,有利于更好地从制度层面保障和促进绿色食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它的修订并颁布实施,标志着“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步入了一个整体推进、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将在深入推进农业品牌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明确了事业的公益性,理顺了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发展绿色食品,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些功能作用决定了绿色食品事业的公益性质,也明确了支持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导向。新《办法》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生产,将其纳入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支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绿色食品获证单位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优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新《办法》根据事业公益性、品牌公共性的特点,构建了部、省、地、县贯通的绿色食品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各级农业部门依法推动绿色食品发展和加强监管的职能职责,同时围绕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审查与规范管理,明确了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职能职责。
立足精品定位,严格准入条件
  新《办法》界定了绿色食品的品质特性:即产地洁净、生产规范、过程受控、产品安全、质量优良。根据绿色食品的基本要求,新《办法》进一步严格了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包括生产加工条件、原料基地建设、质量管理水平、承担责任的能力等;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受理的条件,在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包装贮运等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新《办法》还特别规定: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单位,前3年内无质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在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期间,因检查监管不合格被取消标志使用权的,3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情节严重的,永久不再受理其申请。
  此外,新《办法》还对绿色食品标志审核和发证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使得认证程序更加严密,责任更加明确,时限要求更加严格,信息更加公开透明。
  该负责人说,今后将积极引导那些素质好、自律能力强、诚信度高的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注重引导一批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水平较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不断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强化证后监管,提升品牌公信力
  新《办法》把加强监管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了“属地管理为原则、企业自律为基础、行政执法监督为主导、工作机构监管为保障”的监管机制。
  在监管内容上,规定农业部门依法对辖区内绿色食品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包装标识、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获证单位用标规范,市场环境健康有序。特别强化了淘汰退出机制,对获证单位在用标期间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了更加明确、更加严格的处理规定。
  在监管手段上,建立了绿色食品企业年检、产品抽检、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退出公告等证后监督检查制度。要求各地围绕“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用标”两大中心任务,进一步创新证后跟踪检查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证后跟踪检查的能力和水平。
  新《办法》还在监管职责上明确了获证单位对其生产的绿色食品质量和信誉负责;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开展绿色食品的监督检查工作;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跟踪检查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该负责人认为,新《办法》对绿色食品体系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既明确了绿色食品工作的核心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又对业务工作各个流程和环节作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指导性和约束性。新《办法》要求各地逐步健全工作体系,加强对检查员、监管员专业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努力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余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