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教育部首设儿童成长阶梯标准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在拐带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希望他们能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要求4—5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在社会篇的章节中,对孩子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提出要求。6岁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在身心状况的标准中,《指南》对三个年龄阶段设定了不同的身高体重标准,比如3-4岁的男孩身高要达到94.9-111.7厘米,体重达到12.7-21.2公斤,女孩身高要达到94.1-111.3厘米,体重达到12.3-21.5公斤。
  除了身体健康,情绪安定也非常重要,《指南》建议在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要斥责打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等。
  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篇里的重要内容,3-4岁的孩子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而到了5-6岁,即使换了新的幼儿园,也要能够较快适应。
  (摘自《京华时报》 周逸梅/文 2012年10月1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