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自称苗翠花的民工讨薪视频热度很高,在这段名为“女民工模仿新闻发言人讨工资”的四分钟视频里,她向天津某殡葬管理所追讨工程款所欠的民工工资。
穿着普通的“民工装”,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但其说话的风格、用词,却完全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语气,中间甚至还设置了记者提问的“桥段”。然而,从这位“冒牌发言人”所陈述的事实来看,却不是网络上惯常所见的无厘头恶搞,而是万般无奈之下,通过这种办法来讨薪。
面对这段视频,有人可能觉得另类和稀奇,但其背后却是无奈和心酸。当这位女民工紧张而拘谨地站到镜头前,以极不自然的姿态和语气模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谁能知道她内心的感受?但为了讨回自己的血汗钱,除了以这种另类出格的方式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进而成功讨薪之外,她别无选择。
从某种角度说,以这样的方式讨薪,是现实而聪明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引起媒体的注意,公众的关注,进而向欠薪单位施加舆论压力,促进问题的解决。这和以前媒体报道过的“跳楼讨薪”、“下跪讨薪”、“拜佛讨薪”如出一辙。可再回头想想,这些农民工付出了劳动,他们理应获得属于自己的报酬,缘何要通过这种令人尴尬和难堪的方式讨薪?
讨薪方式越另类,说明讨薪的过程越艰难,欠薪者越恶劣。通过这段视频我们可以得知,在民工与涉事单位发生经济纠纷以后,法院早在2009年就判决涉事单位支付民工工资。然而,不管是涉事的殡葬管理所还是它的上级单位民政局,都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甚至以民告官案件导致政府形象受损为由,拒付欠款。
现在,随着视频的热传,舆论站到了民工一边,当地政府部门的形象和信誉正在遭受更大的损失,政府公信力正在遭受考验,不管是涉事单位,还是上级政府部门,都该认真正视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来。
(摘自《法制日报》苑广阔/文201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