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为农企对接叫好

  本报评论员
  10月10日,我省在松阳举行了农企与山区农产品基地对接会,这无疑是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实质之举,社会各方为此拍手叫好!
  推进农企对接、引导浙商投资现代农业,是现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的有效举措。此举有利于为农业引入先进理念、优秀人才、现代经营、实用科技等生产要素,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的要求,在产加销各环节,把农民、企业、基地、市场各方有机联结起来,集聚优质要素、优势资源,推进产业融合、链式合作、深度开发,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
  推进农企对接、引导浙商投资现代农业,也是发展山区经济、深化山海协作的妙手之笔。我省山区生态优良、农业特色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山区现在缺的是资金、缺的是现代化的开发手段和经营机制。推进农企对接、引导浙商投资现代农业,既有利于解决山区农产品销路问题,又有利于增强山区开发农业、发展农业的能力,把山区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增强山区经济内生性增长能力,是实实在在的山海协作。衢江区吸引主体投资额1.8亿元,发展玫瑰产业,建成了一二三联动型的九九玫瑰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成功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2011年以来,全省欠发达地区农企对接基地累计达到716个,对接基地面积97.97万亩,农产品销售额40.19亿元,培训农民39.98万人,带动农民就业19.34万人,助农增收9.27亿元,农企对接已成为助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实事工程、惠农工程、民心工程。
  推进农企对接、引导浙商投资现代农业,更是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所开辟的崭新途径。现代农业有着良好的政策氛围、发展前景,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有着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必将成为风云浙商聚集的希望热土。这次农企对接活动,推出的一批合作项目和生产基地,对于地方来讲,引进了先进生产力、引进了资金,扩大了有效投资;对企业来讲,找到了稳定、优质的货源,也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合作伙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确是双赢之举。
  难怪参加对接活动的代表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是政府部门为农服务、建设“两富”浙江的落实之举。
  愿这样的对接活动多多益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