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
9月16日至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革故鼎新,别开生面,值得拍手叫好,为之喝彩。之所以值得称赞,在于他们的体育理念、活动安排、运行机制都实实在在体现了深化改革,民生为本,体现了“发展体育运动”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
南阳农运会重节俭。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是南阳市也是河南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体育盛会。按常规,提出漂亮口号,制定宏大规划,做出千百亿预算,均属正常。而南阳不然,拟定了“高水平、有特色、重节俭”的指导思想。响亮提出“不比大、不比洋、不比阔”,这个决策,像庄稼汉一样憨厚朴实,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南阳还定下了基调: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全民健身。筹办农运会三年多,南阳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农村乡镇健身路径普及率和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成为全国20个“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城市之一。还恢复重建了各县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实现了文体中心乡镇全覆盖。
人民体育人民看。南阳是经济欠发达市,有近900万农民。因此,赛事场馆大量地放在县(区),但一律不卖门票,所有看台向群众开放。人民体育人民看,凭本人有效证件即可到票务窗口取票。市民可以到社区登记领票,各乡镇、各单位由组织方统一发票。名正言顺可赚的卖票钱,一分不赚;农运会和农民、市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农运会关键在“农”。南阳的赛事,15个大项、198个小项,围绕“农”字,突出“农”字,“农”味十足:田径、篮球、乒乓、游泳、武术之外,舞龙、舞狮、龙舟、中国象棋、健身秧歌、毽球花键、中国式摔跤、民兵军事三项……一切从农民实际出发,象棋增加快棋赛,秧歌增加自选套路秧歌,还有风筝、钓鱼、跳绳和自行车载重;甚至,还有插秧赛、抢收粮食赛、搬重物赛跑、抗旱提水保苗赛跑等等,既趣味盎然,又贴近农民的日常劳作和生活。《诗经》的风雅楚地,庶民的文化之源,深厚的积淀迸发出灿烂的光辉。
这次农运会放在南阳,唱响了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端出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盛情雅意,色香味美,鲜活可口,符合国情,很得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