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嘉兴市平湖镇当湖街道黄家浜村的蔬菜种植大户王水林正忙着栽种大蒜,开始了又一次的错时法栽培试验,面积也由去年的1.5亩扩大到今年的2亩。
据了解,王水林近年来所采用的“错时法”,实际就是分时段栽培,分时段采收。他在每年9月上旬播种大蒜时,并不像大伙一样将大蒜一次性栽完,而是分成10多个时段,持续到9月底或10月初才全部栽完。“近年来,我一律密植,行距只有15-20厘米,株距在10厘米左右。比一般栽植密了1倍左右,每亩地用种300多公斤,施肥大约多施了总量的1/3。”王水林介绍说,“虽然栽得这么密,但由于蒜叶并不是一步长到位,所以还是有生长的空间。10月底11月上旬蒜叶长齐,相互间开始拥挤,就按播种时段采取‘间伐’的方式收割蒜叶,隔一窝拔一窝,隔一行拔一行,并且采强留弱。这样,仅采收鲜嫩蒜叶,就可以持续1个多月。”采收几十批蒜叶之后,地里的蒜叶就稀疏了,王水林再加施一次肥,并加强蒜叶越冬管理,让大蒜继续长成蒜头。
“以前我种大蒜只是收割蒜叶或蒜头,这样就必须把蒜种栽得很稀,那样不仅空隙大,浪费了土地,而且空隙地方还容易长杂草。”王水林说,“自从采用错时法密植以后,不仅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地利用,而且先卖蒜叶后卖蒜头,实现了效益最大化。近两年,亩产蒜叶1200-1300公斤,蒜头400公斤左右,除去成本后,亩获利一万多元。”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