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通讯员 李 鹏
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资金总额达4.6亿元,为历年之最。如何让这一大笔资金发挥更大作用、惠及更多农民,我省农机管理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
3月份以来,我省开展的以“八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机购置补贴阳光行动,有效破解了这些难题。推进购机补贴规范化建设,加强帮扶指导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实现了农民受益、装备提升、经济发展等多重效果,3.4万户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中受益。
信息更加透明了
“晒”在阳光下,才能让政策照亮更多的农民。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省在开展农机购置补贴阳光行动中,以“公开支持目录、公开经销商、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对象、公开操作程序、公开投诉渠道、公开责任追究、公开网络监管”等“八公开”为主要内容,让更多农民对今年的政策有清晰的了解。同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有关工作信息实行阳光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政策全方位置于“阳光”下操作。
为推进信息阳光公开,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阳光公开平台。
杭州市充分利用杭州市农业信息网、杭州农机信息网和农民信箱等网络媒介,及时公开农机补贴目录、政策实施意见、操作流程、监督投诉电话等,让购机农民能全方位了解补贴政策。对杭州市追加补贴的机具,则在杭州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上进行网上申报、审核、公示、结算,实行全程网上公开。
湖州市建立了购机申购者公示制度,确定专门人员负责公示的制作、送达,并公布监督电话,由乡镇政府办签收并在“公示送达回执”盖印后,落实乡镇责任农机员在申购者所在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各地农机管理部门除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信息宣传媒介外,还积极组织开展演示会、培训班、流动宣传车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送信息活动。此外,有效借助农机化信息网、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农民信箱等及时发布信息,积极拓展信息公开载体,筹备建设农机补贴产品市场价格发布平台,为农户提供农机市场价格动态信息。一系列信息公开的举措,使得农机购置补贴成为惠农政策中知晓率最高、影响面最广、效果较好的政策之一。
服务更加到位了
农机购置补贴阳光行动最终的落脚点是便民利农,农机部门提供的各种周到服务,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坚持从保障农民利益出发,积极创新思路,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事前送政策,确保农民买得起。针对全价购机后可能出现的农民“买不起”问题,不少地方积极开动脑筋,研究出台了扶持农民购机的政策措施。瑞安市农机管理部门联合瑞安农村合作银行,为单价在3万元以上的补贴机具提供贷款,同时推出补贴资金“迟拨付、补利息”的办法,承诺未能在拨付周期内结算补贴资金的,将由财政按照贷款利息对购机户进行补偿;江山、嘉善等地联合地方金融机构开通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农民凭指标确认通知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即可申请一定比例补贴额的贷款。这些贷款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行全额购机后农户购机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
事中送服务,为农民提供便利。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平湖、瑞安等地的农机管理部门从方便农户申购的角度出发,通过设立购机补贴办理中心或进驻当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形式,推行购机补贴业务审核、审批“一站式”窗口服务,有效加快了政策实施进度,为农户购机提供了极大便利。
事后送技术,确保农民用得好。嘉兴市农机管理部门在推进阳光行动的过程中,结合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和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创新服务形式和手段,对新购机农户开展教育培训。到目前,该市已开办培训班120期,培训5000余人次。
以惠农便农利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农机服务,改进了服务方式,拓宽了服务渠道,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全程服务机制,成为阳光行动中亮丽的“风景”。
监督更加有力了
阳光了,意味着接受更多的监督。在推进农机购置补贴阳光行动中,各地农机管理部门把监督检查贯穿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始终,加强督查力度,创新督查形式和手段,政策实施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早在今年4月份,省农业厅就下发了《2012年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督导工作方案》,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方式,联系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开展补贴政策落实督查工作。目前省级已组织开展2次专项督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起,取消了1家生产企业的补贴资格和1家经销商的补贴机具销售资格。
内部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为进一步规范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我省组织开展了农机购置补贴廉政警示教育年活动,制定了履职有标准、教育有载体、预警有措施、监督有责任、问责有依据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严格“八不准”工作规范,杜绝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各地也出台相关制度,做好内部防控。余姚市农机局创立了“5+2”农机购置补贴防腐预警机制;慈溪市实施了蓝、黄、红三级预警,全面构建廉情预警网络,为农机补贴工作装上了“警报器”。
农机购置补贴阳光行动的开展,让社会监督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少地方在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购机农户、政府部门人员等担任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行风监督员的同时,还成立了人大、政协、纪检监察、财政、农业(农机)、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补贴资金分配、重点推广机具种类等事宜,并对补贴政策实施进行监督。此外,还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开展报道,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农机购置补贴阳光行动的开展,增强了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和服务效能,使农机补贴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廉洁,使更多农民不折不扣地享受了这一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