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国家海洋局与地方共建共管海洋观测系统,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浙江成创新试点首个省份

  □本报记者 金茹 实习生 陈淑娇 通讯员 蒋燕钦
  本报讯 8月31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签署《共建共管浙江省海洋观测系统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强化我省海洋防灾减灾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海洋灾害综合观测网工程建设。共建共管是国家海洋局与沿海地区海洋观测领域合作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而浙江是此次创新试点的首个省份。
  据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海洋局已在我省初步建立了由岸基(岛屿)观测站(点)、雷达、浮标、车辆、船舶和飞机构成的海洋观测网,观测范围、要素及实时性不断增强;我省也相继开展了标准渔港和重点区域海洋观测站(点)建设,海洋观测网络布局逐步完善。
  但在新形势下,我省海洋观测工作还有许多薄弱环节,站点不足、手段单一、共享机制不健全、设施和系统整合不到位,整体运行水平还不够高。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共建共管,可以有效破解我省在海洋观测和预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获取所有在我省海域内观测站点的分钟级的海洋要素数据资料,提高基础观测数据质量,提升观测系统能力,对于切实提高我省以及整个东海区防灾减灾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