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8月16日至17日,全省畜牧兽医工作座谈会暨畜禽种业管理工作会议在诸暨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上半年我省畜牧业以“保供给、保安全、促生态”为总目标,生产稳中有升,重大动物疫情基本平稳,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开局良好。
据了解,上半年,我省生猪存栏1410万头,出栏1190万头,同比增长6.13%,家禽存栏1.15亿只,奶牛存栏6.9万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11.72万吨、27.5万吨和11.57万吨,肉蛋奶总体供给平稳;全省没有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A型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省级监督抽检生猪、生鲜乳等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9.87%,全省未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同时,上半年我省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11个市和76个县(市、区)已拟定产业体系建设配套实施意见,全省已初步确定新型主体72个。
会议指出,下半年,我省畜牧产业发展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各地要以新型主体培育为主抓手,着力推进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合作主体,推进散装饲料配送;加快推进我省畜禽种业发展,加大对生猪、长毛兔、獭兔和其他家禽等核心种业企业的培育,加大地方优质畜禽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新建立联合育种机制,完善良繁推广体系;围绕动物疫病安全,深入推进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提升年活动,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主动应对,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探索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组织实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围绕畜产品安全,扎实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开展畜牧业专项整治、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行动,探索建立畜产品安全预警和监管新机制;加强农林牧对接,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快标准化建设力度,强化畜牧业与“两区”紧密结合,继续推进畜牧业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