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临安市以省里出台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补助政策为契机,确定营运主体、完善处理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健全核查制度,建立了以镇(街道)诊疗所为主要营运主体、“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为主要方式的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成效明显。
依托基层站所,确定营运主体。近年来临安市积极推进镇(街道)动物疫病诊疗所规范化建设,全市有15个镇(街道)成立了动物疫病诊疗所。把各镇(街道)动物疫病诊疗所确定为养殖环节病死猪处理营运单位,既充分利用了诊疗所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养殖户情况的优势,又为诊疗所增加了收入,有利于诊疗所的发展壮大。
落实人员责任,加强设备配置。各镇(街道)诊疗所被确定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营运单位后,及时落实了责任人员,并制订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同时,完善了交通、消毒、防护、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和装备。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工作开展。各镇(街道)均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场”的工作要求,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告知书一个不漏地送达辖区内所有养殖场,并做到家喻户晓。现在,临安市所有养殖场(户)如发生生猪死亡,只要一个电话,就有专人上门收集,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场(户)病死猪处理难的问题。
完善核查制度,切实加强监管。临安市农业局下发了相关规定,规范了营运主体或自行处理场的资格审核、无害化处理运作流程、经费补助标准、数量核查办法及保障措施,建立了镇(街道)和临安市畜牧兽医局两级监管制度,确保监管到位。
潘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