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温州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 章 晟温州市供销社业务处处长 叶绍宽温州市供销社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 张鹏飞温州市供销社办公室 张 章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方案》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等内容。“金改”的各项任务指引着供销社在参与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中的主要领域和方向。
在此背景下,供销社可以“金改”为契机,加快构建以农信担保为依托、以小额贷款为动力、以再担保平台为后盾、以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等为补充的富有供销社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创新发展面向“三农”、面向农村小微企业的金融组织、金融产品与服务,增强为农融资服务的功能和实力,更好地助力“金改”和助农发展、助农增收。
(一)以农合联为平台积极参与“金改”。组建农合联是温州市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农合联与供销社合署办公,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搭建了温州市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新平台。自去年12月成立温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后,全市已完成10家县级农合联的组建和部分镇级农合联试点。随着农合联组织体系的逐步健全,各地应以增强为农服务和公共服务为转型主题,推进“一元三体”建设(一元即服务“三农”,三体即供销社机关、农合联和本级资产运营实体),以农合联为平台,整合、吸引系统内外资源,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创业就业增收,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二)继续做大做强农信担保,建立多层次农信担保服务体系。一是争取增资上规模。全市9家供销社系统农信担保公司资本金平均仅1750万元,普遍偏小,远低于温州市担保机构资本金平均水平(全市47家取得融资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平均注册资本5998万元),而市农信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仅2000万元,致使“银担”合作拓展难,业务发展受到局限,同时影响信用等级提升和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农信担保公司急需争取增资扩股,争取先期能够达到5000万元。二是扩大担保服务覆盖面。在现有市本级等4家农信担保取得融资经营许可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市经信委的支持,使鹿城等3家农信担保公司尽快获批融资经营许可证,文成、泰顺也要尽快增资,加快推进其余县(区)成立政策性农信担保公司,扩大贷款担保规模和服务范围,争取形成农信担保服务网络覆盖全市,建好市、县两级较为健全的农业信用担保服务网络。三是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随着温州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推进,“三分三改”逐步推开,出现了可量化的农村地产、户产、林产等各类新兴涉农资产和权益,要试行以这些新兴涉农资产和权益为抵押物,开展农村权益流转和抵押融资业务。尝试多方银保合作关系,形成多方融资的良性竞争环境。针对不同的农业项目、农村建设及农户经营规模,开发担保业务新产品。强化市县农信担保联合,信息共享,增强担保能力,更大限度地用好担保资源。四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规范运作;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反担保措施,强化保后监管,不定期对在保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提前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积极参与和借助再担保平台,为农信担保业务分担风险。坚持拓展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主动寻找符合农业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发展项目和农村建设项目,给予培育和扶持,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创业成长,严格控制为单户企业担保额度。
(三)发起组建供销系统小额贷款公司,形成担保、贷款业务联动。组建供销社系统小额贷款公司能有效缓解系统内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服务、支持传统经营业务的生存、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担保前期工作成果,延伸农村金融经营和服务链条,弥补农信担保业务自主性较弱的缺点,为农企、农户提供更为高效便利的融资服务。农信担保业务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而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使系统内的各类资金获取更大收益,发挥资金的集合效应,增强供销社的自身实力。
(四)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会)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会)。对条件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是位于欠发达地区和山区等商业金融服务最为欠缺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实现联合合作,争取形成一定的资金规模,在一定区域内起到助农融资的作用。帮助资金互助社(会)向商业银行融资,解决其资金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帮助资金互助社规范运作,坚持审慎经营,严格风险管理。先期可考虑由有条件的县(市、区)供销社引导开展1-2家资金互助社(会)试点。
(五)努力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金改”政策性强,对相关金融组织的设立、新业务的开展都可能有新的突破。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对供销社系统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在小额贷款公司名额、发起人的要求条件以及资金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和支持。
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