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省供销社副主任 周加洪省供销社业务处调研员 包中海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许益亮
供销社具有深厚的流通基础和扎根基层的优势,在繁荣农村市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我省供销社系统基本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多元化流通主体不断成长,各种流通业态竞相发展的农产品流通格局。但由于农产品经营风险大、收益低,加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流通公益性属性,目前农产品流通网络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供给和需求信息不通畅;交易方式粗放、精深加工能力不强;流通设施陈旧、结构有待优化;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为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农产品流通网络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借鉴经验,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全省资源整合,努力打造农产品流通网络新平台,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
全面推进我省农产品流通网络转型升级,重点应实施“六大网络”建设工程。
1.构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大宗农产品流通网络。合理布局全省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东西南北中均衡分布的格局;重点培育具有加工整理、预冷保鲜和冷链物流的现代化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分级包装、加工整理、检验检测、冷藏保鲜、物流配送、信息网络等设施和功能,形成“绿色、高效、现代”的新型农产品市场体系。
2.构建以农产品展销中心为核心的名特优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以建设省级农产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为重点,立足供销社系统的资本、品牌、管理、技术等优势,积极推动市县级农产品展销中心的建设,加快省市县三级特色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与整合,形成以省级农业龙头带动、市级龙头支撑、县级龙头连锁(加盟)的农产品双向流通网络。
3.构建以农产品配送中心为核心的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以配送中心为核心,通过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消费流通网,建立优质农产品“进超”配送网,促进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
4.构建以农贸市场、直销网点为核心的农产品零售终端网络。借鉴绍兴经验,积极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到“十二五”末,争取新建改造农贸市场50家。同时,学习广东、江苏农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的经验,发挥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引导有条件的日用消费品网点设立直销店,开展农产品直销,认真抓好金华、嘉兴、舟山等地开展农产品直销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5.构建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网络。依托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培育茶叶、蚕茧、食用菌、竹笋、柑橘等领域的产销龙头企业,分期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做大做强;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与农业“两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服务“两区”建设。
6.构建以虚拟与实体相互联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以筹建全省供销社农产品网上大市场为主体,整合全省现有的各类农产品信息网络资源,建立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品种、与国内大型网站有效对接的综合性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实时网上展示和交易与网点就近配送相联结。同时,通过发挥浙江农民信箱等信息平台作用,开展信息发布,举办网上农博会,引导农产品生产和消费。
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