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科技

“里叶白莲”品种的升级换代

  在建德市大慈岩镇境内,有一个村子叫里叶。在这个地处杭、金、衢三地交界的村子里,盛产白莲。
  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优质的泉水灌溉,使“里叶白莲”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2010年12月,浙江省公布的首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名录,将“里叶白莲”列入其中。
  今年2月,大慈岩镇正式启动实施了省种子种苗工程项目“‘里叶白莲’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有关部门在里叶村建设了10亩“里叶白莲”种质繁育保护核心试验基地,其中2亩为种质提纯复壮资源圃,8亩为原种繁育圃。同时,在陈店村建立了50亩一级良种繁育和白莲开发利用基地。“‘里叶白莲’的一个特点,就是种群性状容易退化,需要定期提纯复壮。”建德市大慈岩镇农办主任邵根清说。“早在南宋时期,里叶一带出产的莲子就被钦定为皇家贡品。”建德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邵美红说。
  由于历史原因,莲子跟其他经济作物一样被限制种植。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包产到户后,当地农民又想到了种莲子。“当时种的是从福建引进的莲子种苗,基本是各农户自由发展。后来又经过几次新品种引进和我们自己选育的新品种推广,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出优势,加上政府的推动,建德的莲子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邵美红说。
  邵根清至今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一帮人到江西广昌莲子科学研究所引进莲子新品种的过程。
  当时花了两天时间,邵根清一行坐车来到广昌莲子科学研究所。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一家莲子研究所。虽然旅途劳顿,但是他们觉得不虚此行,一共带回来了7个品种。
  新品种引进成功,当地农民看到了莲子产业发展新的希望。许多农技人员开始涉足莲子产业,关注莲子生长规律,掌握莲子栽培技术。“当时,我们的‘莲子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还申报了杭州市科技项目,花了三年时间,先后开展了品种对比试验、栽培密度试验等35个试验,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料。”邵根清说。
  1999年,江西广昌传出“太空莲”的消息。广昌莲科所与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科学与应用专家组合作,利用卫星搭载白莲种子,通过空间微重力等综合条件诱变培育成功了白莲新品种。当年,这一品种通过了江西省科委的专家鉴定。
  邵根清,还有大慈岩镇当时一位副镇长,再次踏上了前往江西广昌的旅途。当时从广昌共引进了三个品种,包括“太空1号”、“太空3号”和“太空36号”。
  “‘太空36号’第一年试种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亩产量竟然达到118公斤,在原来60公斤的基础上几乎翻了一番。”邵根清说,当时的赣莲品种一亩田只有3500个莲蓬,“太空36号”达到了7000多个,同时颗粒也比赣莲品种大。
  由于太空莲品种变异性大,过了三年,“太空36号”的亩产量又回60公斤的水平,变异率达到了40%。
  当地农技人员通过观察发现,太空莲的变异有好有坏。他们从中选出了6个优良变种,经过四年时间的筛选,终于选出了其中最好的一个,命名为“十里荷一号”。“它不仅延续了‘太空36号’的一切优良性状,而且花期更长,莲蓬更大,结实率更好。”邵美红说。
  “十里荷一号”填补了建德市农业育种的空白。2007年,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对“十里荷一号”品种进行了现场审核,并于2008年1月通过审核。
  建德市委、市政府对“里叶白莲”这一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利用高度重视,根据莲子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莲子跨乡”战略。如今,建德市的莲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万余亩,其中大慈岩镇就有8000多亩。
  小小一株白莲,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仅大慈岩镇的白莲产业,总产值就达5000万元,从业人员近万人,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潘一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