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浙江成台商投资农业热土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园区基础设施真好,的确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好地方”,“政策支持很到位,来这里投资很值得”……6月28日,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内显得格外热闹,由省农业厅举办的“台商看园区、园区访台商”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拉开帷幕。多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客商在参观完创业园后,对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赞不绝口。在当日举行的全省台创园农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订投资意向项目9个,总投资3.3亿元人民币和500万美元,其中台资项目4个,协议台资2.298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台湾香米、蔬菜瓜果栽培、休闲农业以及台湾新技术新品种等领域。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浙台农业交流合作,自2009年底温州苍南第一家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以来,短短两年多间,我省已先后建立了苍南、仙居、慈溪3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和秀洲、吴兴、衢江、庆元4个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累计入园和签约台(外)资项目33个,合同台(外)资2.58亿美元和12.17亿元人民币。
  农业投资资金需求大,投资收益回报周期较长,是什么吸引台商不远千里来浙江投资农业?“我们乐于把资金投到浙江来发展现代农业,是因为这里有肥沃的土地,更有足够诱人的政策。”最早一批来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的台商吴宗哲道出了其中原因,2010年,他投资2000万元,创办了耕旺花卉科技农场,在台创园内租借了2万平方米大棚,开始种植蝴蝶兰,三年后农场可年产蝴蝶兰30万株。“园区内不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很完备,而且政府还在土地租费、大棚租金、税收方面给出了最大幅度的优惠。”吴宗哲告诉记者,浙江和台湾两地气候十分相似,台湾热带花卉很适合在这里种植,而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配套政策很诱人。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据悉,为吸引更多台商到我省台创园投资创业,我省出台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税收扶持、给予用地优惠、改善金融服务、提供出入境便利等一系列政策。同时,我省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全省台创园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加大招商推介力度,仅2011年,就接待58批349人次台商来省内实地考察,赴外举办招商推介17批135人次,赴台推介考察10批52人次。
  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使近年来我省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呈现出赴台交流“热”、利益融合“深”、人文交流“亲”、基层交流“广”、科技往来“多”等特点。同时,我省在引进台资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引进台湾优秀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经营制度,一大批台湾优良品种、高科技项目在台创园落地落户,如吴兴、庆元台创园就分别从台湾引进了优质水果苗和高科技生物技术,有效带动了当地现代农业发展。
  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加大对外宣传,展示投资环境,放大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台商朋友来考察投资,并围绕要素集聚、政策促进、合作交流等重点,主动做好各方面服务工作,将“台商看园区、园区访台商”活动引向深入,继续在农作物品种引进、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开发以及农业学术研究等领域与台湾加深合作。同时,在推进台创园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浙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认定,利用台湾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技术、设施装备和科研成果,涌现一批示范窗口,形成一批合作成果,打造浙台农业交流合作新平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