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石笋干以其特有的外观和品质,被视为笋干中的精品。近几年来,临安市龙岗镇大峡谷一带的村民瞄准商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种植野生石竹,加工石笋干。如今,该镇已发展石竹园4000多亩,年产值达到120多万元。
由于浙西大峡谷被人们所熟悉,当地产的笋干也被喊作“大峡谷石笋干”。大峡谷石笋主要产自海拔600至1000米区域。这里属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范围,山高溪幽,土质肥沃,高海拔气候非常适宜野生石笋生长,所出产的石笋肉质肥厚,味道甜美。
据介绍,龙岗镇桃花溪村九元、童玉、西坑等自然村的老百姓10多年前就开始培育野生石竹,家家户户都种有3到5亩,每年五月份将鲜嫩的石笋烘制成石笋干。大峡谷石笋干80%产自这几个自然村。以前由于缺乏经验和市场意识,石笋干质量参差不齐,除了肉质好,以又咸又潮出名,现在农户质量意识增强了,家家户户比着做“精品”。“很好卖的,每烘出一批就被抢得精光,供不应求呢。”童玉村村民许前根对笔者说。
在临安开土特产店的徐玉樟说,他去年到桃花溪村收购了5000多公斤石笋干,今年只“抢”到了3500多公斤。“黄帝女儿不愁嫁,大峡谷石笋干名气越来越大了,商家都上门收购,去年收购价最贵一档60元/公斤左右,今年涨到70元了。”徐玉樟说。
不过,村民认为,现在的大峡谷笋干虽有点名气,但还没有形成品牌,在当地也没有合作社。他们希望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真正打响龙岗石笋干的品牌。 洪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