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是充满艰辛的,很多创业的困难是平时难以预料的,即使是成功的创业也会伴随着失败和挫折;创业之路也是幸福的,不在于通过创业赚到了多少钱,更在于通过创业我们收获了成就感,收获了自己的理想……”近日,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农业创业校友交流会上,该校2007届毕业生、现从事生态甲鱼养殖的杨珍,用自己的经历感动了无数学生,也让更多的学生对投身农业充满了向往。
当天,浙江农林大学邀请园林专业2007届毕业生、嘉善杨珍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杨珍和园艺专业2009届毕业生、绍兴县新青马农场负责人唐海峰,向在校大学生介绍他们各自的创业经历,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投身农村创业的信心。
1983年出生的杨珍,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工作的机会,回到老家嘉善,成立合作社养起了生态甲鱼,由于强调原生态和品质,她养殖的甲鱼最高价超过了每公斤600元,还供不应求。她先后获得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2年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省委书记赵洪祝曾专程前往她的养殖基地调研,中央电视台也多次对她进行了专题采访。
在杨珍介绍完丰富的创业经历后,很多深受鼓舞的学生纷纷上台为她送上了鲜花。杨珍却冷静地告诉大家,其实,在创业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艰辛。
她说:“在创业的过程中,我感受的艰辛是大家难以体会的。从创业至今,我常年住在甲鱼池边的临时平房里,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要起床喂养甲鱼,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能休息,而且半夜里还经常要起来。为了给自己壮胆,我养了几十只狗,但去年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我养的狗一下子死了4条,养殖场1000多公斤甲鱼被偷。从那以后,我每晚睡觉都亮着灯,以此来威慑小偷……正是这些艰辛,让我更珍惜创业的经历和果实,也坚定了我创业的决心。”
报告会现场,新青马农场负责人唐海峰和一般大学生显得非常不同,看上去更像一个纯粹的农民,由于常年在土地上劳作,他的皮肤黝黑而健康。事实上,他现在是个承包了300亩土地的农场主,通过种植水稻、养殖白鹅等,去年农场的经营收入超过200万元。在面对主持人提问为什么从事农业创业时,他说:“城市里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农村的天地却非常广阔,尤其是现在现代农业正在大发展。我坚信,掌握农林技术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做一个新型农民,一定大有作为。我希望,因为我的努力,可以让广大群众能吃上更安全的农产品。”
报告会上,在农村创业的学长们还告诉大家,现在党和政府十分支持农业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够享受到很多政策上的优惠,比如税收减免、技术支撑,这些政策使大学生投身农业有了更好的保障。他们的介绍,让很多想从事现代农业的大学生深受鼓舞。正在聆听报告的大二学生周跃说:“学长们的报告让我们很受鼓舞,让我们对投身农业充满了信心。对于有知识、有理想的大学生来说,到农村创业是非常好的选择。”
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赵颖雷,在创业初期就获得了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10万元,现已创建了杭州晨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他还拥有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大量研究论文,他主持的项目帮助很多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赵颖雷说:“学长们的创业让我很受启发,我觉得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要和普通的农民有所不同,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着技术,所以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知识优势,才能更好地从事农业创业。” 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