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归国华侨回乡创业

种植洋蔬菜 让他们打开致富门

  眼下正是羊角豆的生长旺季。在位于青田县仁庄镇小令村的青尔康果蔬基地里,笔者看到,徐文俊正忙着施肥、除虫,与合作社的其他几个成员一起细心照料羊豆角,“以前这里可是一片荒地,如今随着‘洋蔬菜’的成功推广,这里成了村民致富的‘宝地’。”徐文俊指着成片的羊角豆兴奋地说。
  徐文俊是一名保加利亚华侨,以前一直在国外从事国际贸易行业,长期奔走于不同国家。2005年,徐文俊回乡创业,出资20万元,建立了青尔康果蔬专业合作社,带着村民试种国外引进的羊角豆、球心菜、跳舞草等10余个品种的“洋蔬菜”。
  7年来,徐文俊一直坚守最初的梦想,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学习借鉴杭州、温州等地较大型蔬菜基地的种植经验,并将学到的经验以座谈会的形式向合作社成员推广。此外,他还投入大量的资金,逐步改善基地的种植设备,推进科学施肥,提升种植与管理水平。
  “这些洋蔬菜的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如果不认真看护的话,很容易夭折。”徐文俊告诉笔者,虽然“洋蔬菜”的种植要求很高,但是经过几年试种,他已总结出了不少经验,村民们也渐渐对种植这些蔬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身到合作社里,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村民都实实在在获得了增收。“自己富了,也不能忘了大伙。”现在身为小令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的徐文俊,时常走村进户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并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徐丁甫是小令村的困难群众,长期在村里务农的他一直没有多少积蓄。自从加入青尔康果蔬专业合作社后,他学习种植“洋蔬菜”,现在一年能增收近万元。
  与徐丁甫一样靠种植“洋蔬菜”脱贫的村民,在小令村还有50多位。据了解,近年来,在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青尔康果蔬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成员从原先的20人增加到如今的50多人,拥有基地200多亩,“洋蔬菜”已成了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宝贝。“我们现在的种植基地比较分散,多是农户自家田地改造后种植的,还需要进一步统一与规范。”徐文俊介绍,接下来,他们将加大对青尔康果蔬中心基地的建设,打响品牌,使村里每一户农户都能鼓足腰包,脱贫致富。 蓝涛 叶春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