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市场接受度还不高

我省要大力发展鱿鱼产业

  由国家农业部渔业局、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省海洋与渔业局和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以“产品·品牌·市场·营销”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鱿鱼产业大会日前在舟山举行。大会就如何推进我国鱿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鱿鱼是世界三大未充分利用开发、具有很大潜力的海洋生物资源之一。在我国,鱿鱼的大规模捕捞和加工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随着远洋捕捞业的快速发展,鱿鱼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水产加工原料,目前年捕捞量超过50万吨,占到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的40%,鱿鱼加工也成为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就鱿鱼深受国外市场青睐,而国内市场接受度不高的现状,有关专家表示,国外鱿鱼制品的开发较为丰富,制作工艺水平高,相对来讲国内市场产品研发的少,鱿鱼制品缺乏多样性,且国内消费者对鱿鱼营养价值认识不到位,认为鱿鱼胆固醇含量高,影响健康。
  大家一致认为,国内市场鱿鱼消费潜力巨大,要加大对国内市场鱿鱼新产品的开发,研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消费人群的鱿鱼产品,改善产品的口感。要进行鱿鱼综合加工利用,要在发展鱿鱼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高科技海洋保健产品。
  中国远洋渔业协会还在会上正式授予舟山“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称号。舟山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鱿鱼捕捞生产基地,鱿钓产业在全国独占鳌头。
  据省海洋与渔业局介绍,“十一五”以来,我省渔业保持稳步发展势头。201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530.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1501.7亿元,约占全省农业总产出的三分之一,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4820元,同比增长11%。作为我省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省政府确定的两大农业战略产业之一的远洋渔业,目前已形成以超低温金枪鱼钓业、大洋性鱿鱼钓业、大洋金枪鱼围网和过洋性拖网渔业为主要作业方式的远洋渔业生产格局,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365艘渔船,1万多名渔民在从事远洋捕捞生产,远洋渔船数量、渔获产量和从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2011年全省远洋渔业产量达到23.49万吨,比上年增长44.8%。
  来自全国鱿鱼捕捞生产和加工企业、各地水产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水产流通贸易商以及国际采购商、餐饮业界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余 闻
相关链接
  鱿鱼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其营养价值毫不逊色于牛肉和金枪鱼。鱿鱼为一年生鱼类,捕捞量过低是一种浪费,目前全世界鱿鱼捕捞量只占资源量的5%左右。随着世界传统底层渔业资源的普遍衰退以及人类对海洋蛋白质需求的不断增加,鱿鱼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品种之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