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5月21日,富阳市富春江畔的天河清水平台热闹非凡,由省海洋与渔业局、富阳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小鱼治水——清源洁水行动”首次放流仪式在此隆重举行,在明媚的阳光下,2万多尾鲢鱼、鳙鱼和黄尾密鲴等食藻洁水鱼种被投放入波光粼粼的富春江。
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鱼治水——清源洁水行动”活动旨在通过投放鲢鱼、鳙鱼等具有生态价值的鱼苗,利用其滤食、刮食水生藻类、底栖生物的特性,清除水中的氮、磷元素,以生物治理的方式净化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
据了解,5月21日的首放仪式只是我省“小鱼治水——清源洁水行动”的一个开端,根据行动计划,到今年下半年增殖放流的主要季节,全省将大规模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同时,为了能更广泛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认购食藻鱼,活动主办方还联合阿里巴巴网站,开设了一个虚拟的“鱼苗购买网店”,有意向的认购者可以通过该网店出资认购一定数量的鱼苗,等到鱼苗认购款达一定数量后,再集中招标团购鱼苗用于增殖放流。同时,认购者也可以通过“省慈善总会公益账户”认购食藻鱼。
据悉,“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各类资金2亿多元,增殖放流水生生物33亿尾(粒),放流地点遍及沿海和内陆各地。“十二五”时期,我省放流总量预计将达到50亿尾(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