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高攀的菜价有望回落。发改委5月14日称,入夏后,随着温度上升,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供应量增加,蔬菜价格将整体呈季节性回落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7.8%,3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0.5%。
据发改委监测数据,3月下旬至5月初,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连续5周回落,累计下降约15%。但4月下旬曾出现小幅反弹,主要是受广东等地遭遇持续暴雨恶劣天气,及部分地区个别品种如大白菜、胡萝卜等冬储全面退市,供给减少等短期性因素影响。
由于绝大多数蔬菜要通过“产地、蔬菜经纪人、批发市场、终端市场”方式走上餐桌,层层加价不可避免,最终导致菜价高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蔬菜作为季节性产品,价格波动不可能是平稳的,20%的环比涨幅也属正常。
他表示,现在公众觉得菜价高,最主要是由于前几年高通胀累加效应所致。除2009年外,这几年通胀都在4%-5%水平,累加之后,如果收入涨幅没跟上,物价高涨的感受就会更突出。
(摘自《新京报》 钟晶晶/文 2012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