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市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溪边牌牛肉的售价每公斤要比普通牛肉贵10元,但很受当地市民的青睐。提供这一品牌牛肉的,是“90后”在校女大学生张涵。
娇弱女生变身“放牛娃”
2009年,家住天台县平桥镇溪边张村的张涵考上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那年,他父亲张式行办起了养牛场。每次回家,看到父亲憔悴的眼神,这个懂事的姑娘就暗下决心,要当家里的顶梁柱。
每年暑、寒假,张涵就回老家给父亲当帮手,加上平时比较关注畜牧养殖知识,她逐渐对养牛产生了兴趣。1990年出生的张涵学的是营销专业,当她提出要把养牛作为自己人生的职业时,全家人一致反对。父亲张式行说:“家里培养你,就是想让你今后有个好的职业。如果回家来养牛,那大学不是白读了?”“现在政府那么重视农业,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把这个产业做大,也是一份不错的事业呀!”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拉锯战,张涵的家人最终接受了她的选择。从此,张涵一有空就走进牛棚,当起“放牛娃”。
张涵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难为情。但接触养牛的时间一长,我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管理有方,父亲甘当配角
把牛肉卖到宁波去,是张涵为家里出的第一个高招。当时她看到宁波市面上销售的许多牛肉质量一般,从中觅到了商机。于是,他们在宁波最大的农贸市场——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设了一个牛肉销售点。优质的生态牛肉一面市,就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也赢得了众多的回头客。
这一步还真走对,张涵也更有信心了。她把自己的第二招告诉了父亲:“我们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像模像样。没有公司,没有品牌,可不行。”
不久,天台行宝牧业有限公司诞生了,牛肉的商标定为“溪边”。
女儿的两招让父亲既兴奋,又钦佩:虽然大学还没毕业,管理起来却是一套套的,到底是大学生有知识啊!
从此,父亲张式行甘当配角,把女儿推到前台。就这样,张涵成了公司的法人代表。
目前,张涵的养牛场占地60亩,另外还有100多亩田地种植玉米、牧草,用来当饲料。肉牛存栏数达300多头。
近日,张涵告诉笔者,她今年6月份就毕业了,“毕业后,我将重点发展本地的黄牛精品——小狗牛,发动山区的低收入农户参与养殖,保证他们有钱赚,能致富。”“我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将牛存栏量突破1000头!”张涵对未来充满信心。
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