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普通樱桃下市之际,但嵊州市生均樱桃研究所里满园的樱桃却是红俏争艳,吸引了四方游客前来采摘。研究所自采用避雨栽培技术后,不仅使樱桃的供果期延长了20多天,而且产量翻番。
“以前露天栽培樱桃裂口烂果现象严重,成熟期遇雨后,裂果率更高,果农损失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去年,该研究所负责人赵新军将百亩樱桃园划出三分之一,开展樱桃避雨栽培试验。经过两年的探索,他们基本掌握了樱桃大棚栽培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特性,特别在解决樱桃遇雨烂果和提早上市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价格更是比露天樱桃高十倍以上。
5月9日,笔者在生均樱桃研究所百亩樱桃园内看到,樱桃果实硕大饱满,红透诱人,而偶尔伸出网外的樱桃则泛黄开裂,甚至霉烂。“露天樱桃六成熟时就需要马上采摘,否则就会成为麻雀的美食,如今有了‘天网’的保护,可等樱桃成熟至九成时一起采摘,省时省工又安全。”赵新军介绍说,“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如今的樱桃可提前10-12天上市,延迟10-15天下架。扣除建大棚的直接成本外,每亩收入在7000元以上。”
目前,嵊州市拥有樱桃面积5000多亩,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发引进“短柄樱桃”、“黑珍珠”等优良品种,通过避雨栽培等技术,延长了采摘期,大力发展观光采摘游,最高的亩收入可达2万多元,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小小樱桃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