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民信箱

我能养殖螺旋藻吗

  □本报记者 曹丽娟
  日前,一位来自诸暨的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说:他想养殖螺旋藻,不知省内有哪家科研院校在搞这方面研究,请帮忙联系一下。
  接到电话后,记者先是一楞,因为之前只在商场里看到过有卖螺旋藻片的,这是一种医药保健品,至于谁在养殖螺旋藻,从没听说过。于是脑子里闪过一连串问号——这螺旋藻能养殖吗?怎么养?……
  随后,记者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螺旋藻作为一种生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5亿年,细小的外形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其体内的优质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是鱼类的3倍、肉类的4倍、鸡蛋的5倍多,而叶绿素含量是蔬菜的10倍多。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及矿质元素,对癌症、艾滋病、肝炎、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上5克螺旋藻就能维持1天的生活需要。螺旋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则称其为“21世纪人类最佳的保健品”。
  早在1965年,科学家们从非洲的乍得湖和墨西哥的塔克斯科湖发现了螺旋藻这一“营养宝库”,此后国际上掀起了研究、开发螺旋藻的热潮。
  据多方了解得知,浙大核农所搞螺旋藻研究已有20年,曾承担我省“九五”攻关项目“螺旋藻诱变育种研究及新品系开发利用”,形成了成熟的工程生产技术。几年前,该所培育成功世界上最长的螺旋藻,藻丝长达1厘米,是普通藻丝的20多倍,肉眼清晰可见。
  负责螺旋藻研究的浙大核农所博士汪志平告诉记者,螺旋藻养殖前期投入较大,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能产生良好效益,养殖面积最起码得有10亩。但就是这10亩的投入需要上百万元,其中包括建基地、干燥和采收设备购置等费用。
  除前期投入大之外,螺旋藻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需养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而且,螺旋藻作为生产医药保健品的原料,产品质量需符合医学食品的要求。今年3月,8个螺旋藻品牌被曝重金属铅含量超标。如果人们长期服用铅超标的螺旋藻,有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贫血甚至肾功能损害。
  汪志平说,螺旋藻铅含量超标,可能与养殖的水质、配置营养液的原料等受到铅污染有关。
  目前,养殖的螺旋藻主要销往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或出口国外。汪志平建议普通农民不要轻易养殖,以前余杭有农民养过,但最后放弃了。目前省内只有宁波、江山等地的一些企业在养殖螺旋藻。但如果你确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决定养殖螺旋藻,那么之前最好先做个可行性论证,确保生产的产品卖得出。眼下,浙大核农所与国内多家企业在开展螺旋藻产业化开发的合作,他们提供种苗、技术等,销路还是要靠企业自身去开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