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去年下种少 今春阴雨多

磐安浙贝母减产已成定局

  这段时间,磐安县仁川镇黄余田村杨定根夫妇忙着在地里挖浙贝母。他们说,这一片地共种了100公斤贝母籽,按现在的情况预计,也只能挖出100公斤左右鲜贝母,再算上施肥、管理等,几乎没有赚头。新渥镇祠下村的种植户周根由于采用大棚种植,温度、湿度相对控制得好一些,收成也相对好一点,他家的5分田大小的大棚里,大约能挖出300多公斤鲜贝母,不过这在往年最多只能算得上中等收成。
  冷水镇冷水村的吕向荣是磐安县的浙贝母种植大户,他家种了17亩浙贝母,用掉贝母籽5000多公斤,贝母籽的成本就达18万元。前段时间,他雇了11个人挖了1.1亩地,共收获鲜贝母425公斤,而当初种植时贝母籽就用了350公斤,算下来1公斤贝母籽只种得1.2公斤鲜贝母,而正常年份1公斤贝母籽种下去能收2公斤左右的鲜贝母。他说,租金、耕田费、种收的人工费、化肥和农药,不算贝母籽,每亩地的种植成本就已经达到了2000元,再加上今年减产,能保本就算不错了。
  近年来,作为国内最大的浙贝母种植基地,磐安县浙贝母的价格一直是全国中药材市场上浙贝母价格的晴雨表,左右着全国浙贝母的走势和价格。国内浙贝母使用量最大的制药厂、医药公司及销售大户在磐安都设有长期收购点。为此,今年开春以来,特别是遭遇连续阴雨天气以来,浙贝母的长势就成了聚焦对象,省内外大客户特别是浙八味特产市场的药商们每周都会到新渥、冷水、仁川等乡镇的浙贝母地块里观察,有的甚至挖出鲜贝母以观察大小。
  据浙八味特产市场内新渥德贞中药材经营部负责人分析,今年的浙贝母是减种又减产。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去年下种时,除本地药农自留的种子外,浙贝母种子产地去年遭遇干旱,全县贝母籽的种植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一。二是,去年冬天偏冷,浙贝母生长期推迟,再加上今年正月以来遭遇连续几个月的阴雨天气,阳光极少,导致灰霉病以及叶烂、根腐现象。清明节之后,温度上升较快,与往年相比,浙贝母禾苗提前半个月枯死,影响了贝母产质量。三是因为遭遇连续几个月的多阴雨天气,药农心里着急,施肥、管理失当,导致伤苗时有发生。
  伴随着浙贝母的不良长势,干品浙贝母价格波动明显,浙八味特产市场内专门经营浙贝母、皖贝母的志慧中药材经营部负责人,随身携带的浙贝母收购账本中有着清楚的记录,该经营部于2月5日开始收购干品浙贝母,从宁波收购的第一批干品浙贝母价格是76元1公斤,到4月中旬,干品浙贝母已经涨到四、五十元1公斤,到4月27日,干品浙贝母价格达到94元1公斤,最高的已超过100元1公斤。业内人士分析,鲜浙贝母上市后,价格可能会有所下调,但降幅不会太大。 张明华 张江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