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初夏水产这样养

虾类养殖

  罗氏沼虾:4月下旬露天池塘水温一般只有18℃-20℃,此时昼夜温差较大,时有寒潮袭击,池塘直接投苗养殖风险较大,最好将淡化苗采用塑料大棚或温室保温暂养培育1-2周,待室外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再放入大池。5月上中旬是罗氏沼虾的放苗旺季,应抓住有利季节,及时选购优质虾苗进行池塘放苗。同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病害发生。一是要确保虾池水质;二是要精心饲养管理,尤其是喂好饲料,可定期加入适量的免疫多糖、多肽、维生素C、中草药等免疫增强剂,提高虾自身的抗病能力。
  南美白对虾:放苗的时间与罗氏沼虾基本相似,室外池塘放苗时间最好安排在5月中上旬,在小范围低盐度的水体内暂养适应5-7天后再放入大池。南美白对虾苗绝大多数是从外省购入,种质差异较大,养殖户在购苗时应严把质量关,一定要选购健壮无病、种质良好的虾苗,最好选择经检疫部门检疫没有携带病毒的健康虾苗。
龟鳖类养殖
  对于生态养殖或在室外池养殖的龟鳖,在水温未达20℃之前,尚处于越冬期,仍然按越冬要求进行管理。4月下旬开始,当水温超过20℃,龟鳖苏醒后,要及时做好病害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天气晴好时会有龟鳖沿池边或食台晒太阳,要少量投喂饲料,避免惊扰。温室甲鱼养殖要注意控温,在水中泼洒三黄粉等中草药预防疾病。培育管理要注意做好投饵、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工作。4至5月是采购鳖蛋和人工孵化的旺季,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已孵出的稚龟鳖最好放入温室进行强化培育,提高其成活率和加速生长。
常规鱼类养殖
  水温回升,投饲量应逐渐增加。对于高产精养池因养殖密度较高,要注意观察“暗浮头”现象,及时加注新水或启用增氧机增氧。对于滤食性鱼类,应适当增加施肥量,以施发酵后的有机肥为好。对于杂食性或吃食性为主的鱼类,应尽早引食,适当投喂些精饲料。4月中旬前一般每天喂一次,4月中下旬开始可增加至两次。初夏雨水量增多,水体环境变化大,应控制好投饲施肥的数量,水色宜保持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左右。4至5月份由于水温适宜,病菌繁衍加快,鱼类易患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及各种寄生虫病,应注意病害的观察和预防。除了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外,还要定期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消毒剂和晶体敌百虫等杀虫药物全池泼洒,以控制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本信息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