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供销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场会在金华召开

“菜篮子”和“菜园子”间架起“桥梁”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4月28日,全省供销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场会在金华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供销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成为供销社事业发展和为农服务的主要载体。2011年全省供销社系统直接收购和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145.2亿元,比2010年增长22.1%,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354亿元,增长14.5%,交易额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省供销社主任马柏伟到会并讲话。
  近年来,供销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在保障供应、稳价惠民、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创办的32家农批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有13家,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9家,其中达到省部级认定标准的43家,年助农增收达到65亿元;创办农产品购销公司30家、展示展销中心70家、配送中心37个、农产品连锁店和直销店975个。全省供销社系统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商业名牌的农产品流通企业有5家,获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老字号的有11家;领办参办专业合作社达到2112家,当年实现销售额126亿元,助农增收43亿元。这些专业合作社中,有45.2%开展了标准化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222个,总面积119万亩。有40家列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区),有18家开展了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已创办农产品经纪人协会22家,累计培训农产品经纪人1.6万多人次,其中有1.5万多人取得职业资格,成为促进我省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力量。
  马柏伟指出,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促进农业农村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重要任务,也是壮大供销社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供销社发展的难得机遇。
  马柏伟强调,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快构建以区域性农产品市场为龙头,集产地市场、农贸市场、展销配送中心、直供直销点及加工、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到2016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60家,年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创办农贸市场80家;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200家,年销售额15亿元;农产品购销公司达到60家,年销售额20亿元;农产品直供直销店1800个,年销售额15亿元;市、县、区供销社基本成立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年培训农产品经纪人5000人;基本建成茶叶、水果现代流通体系。
  为达到这一目标,马柏伟要求,今后要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着力扩大经营规模和效应,加快区域性市场建设步伐,提升现有市场功能;大力培育农产品购销主体,形成多层次、多业态的农产品购销渠道,加快发展农产品展示展销、鲜活农产品直销配送,积极组建农产品购销公司,参与农贸市场建设;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注重农产品流通品牌培育,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打造农产品购销“新军”。马柏伟同时要求各地供销社加快转变观念,增强工作主动性,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会议表彰了全省供销社系统农产品龙头企业并授牌,宁波、嘉兴、金华、淳安、上虞、仙居等6个市、县供销社和杭州果品集团公司在会上介绍了经验(相关报道见今日C2-C3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