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州一块农田里,农民麦克·斯塔基不犁地,“吝啬”地撒点儿肥料,准备种植玉米。斯塔基的玉米地看起来一片乱糟糟,铺着一层玉米秆,夹杂着绛红三叶草和黑麦草,与传统农田大相径庭。不要以为斯塔基偷懒,这是美国近年来流行的“不耕种农业”。
不耕种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犁地。犁地的益处在于使空气进入土壤,除草,帮助营养物质恢复。弊端在于侵蚀土壤,杀灭土壤内部分有机成分。斯塔基说,不耕种农业有助重建农田的“营养资本”,而传统耕种农田的“营养资本”主要依靠施肥。不耕种农业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不损害环境。
不耕种农业又称“保护性耕作”,最早出现于大约20年前。这项技术主要有“三大支柱”:覆盖作物、不犁地和轮作。覆盖作物指三叶草、黑麦草和苜蓿等作物,覆盖田地,保护土壤不受侵蚀,同时捕捉空气中的氮,储存在根瘤中,肥沃土壤。覆盖作物有助最大化利用土壤中的天然养分,而化肥会在大雨后进入地下水系统,破坏环境。之后便是直播经济作物,需要特殊拖拉机挖掘细沟,撒入种子,立即盖土,一气呵成。
美国农业部统计数字显示,如今美国大约35%的农田采用不耕种技术,这项技术在大豆种植业中运用更普遍一些,达到近一半。
美国联邦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推广不耕种技术,包括予以覆盖作物种子补贴和特殊耕作设备补贴,后者最多占不耕种农业成本的50%。
(摘自《信息时报》 黄敏/文201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