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应对猪价走弱预案启动

  猪肉价格在经历了一年多以来的急速上涨和高位运行后,今年却是一路下跌,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为此,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以应对生猪价格走弱局面。据了解,该《预案》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合力,通过增加储备吞吐来稳定市场预期,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既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也照顾到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此前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针对预案也表示,“预案的发布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把国务院2007年以前出台的一系列生猪扶持政策进行了固化;二是在上次预案中规定了两个市场运行指标,一个是猪粮比价,一个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而上轮预案发布以来对缓解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刘丽分析,生猪市场在《预案》还没出台之前就已呈现出止跌态势,并且近几日一直震荡上行,各地养殖户都看好第二、三季度市场走势,也表明《预案》的出台对猪价形成了利好支撑。
  除了国家政策补贴和提供一定指导外,刘丽认为,只有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才能使生猪市场供应趋于稳定,但这一目标短时期内难以完成。目前需要指导养殖户理性存、出栏,不要盲目跟风,才能避免市场波动和自身不必要的损失。
  中华粮网信息研发总监张智先也表示,价格的波动可能与目前的养殖结构有关,市场还在向规模化过渡发展的过程中。规模化养殖户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因此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而散养未来可能只是区域市场的补充。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2012年4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