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别走啊,农民的好兄弟!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30年如一日,忠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誓言;他是一名基层农技人员,呕心沥血,为农技推广事业付出了全部心血;他还是一名身患癌症长达6年之久的病人,却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把加倍工作当成对抗病魔的利器……

□本报记者 袁 卫
  4月14日,磐安县生态公墓。
  尽管这已是吕先真逝后第21天,清明节也已过了整整10天,但吕先真的墓前,仍是鲜花遍地、清烟袅袅——当地农民仍不断自发地前往墓地,深切缅怀他们心中的朋友。
  3月25日,磐安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吕先真因病去世,终年50岁。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显要的职务官衔,可他的离去,却让青山失色、草木呜咽……“农民的好兄弟,我们永远记着您”——一块白底黑字的横幅,无声地说出了吕先真在磐安农民心中的分量。
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他是我们的好兄弟”
  对吕先真的英年早逝,磐安县泰丰农特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柏青怀着深深的歉疚:“他是为我们的事情累死的。”
  程柏青清晰记得他和吕先真的最后一次见面。3月16日,程柏青得知了吕先真住院的消息,去医院看他。“那时我才知道他的病原来那么重。”通过医生,程柏青了解到,原来早在2006年,吕先真就被确认为肝癌,在2010年,他又被确诊得有肺癌,在2006年到2012年的6年时间里,吕先真动了两次手术,并化疗了6次。程柏青很愧疚,因为他的企业成长,完全离不开吕先真的指导和帮助:是吕先真,一手帮他制定了一个又一个产品生产标准;是吕先真,一手帮他在双溪乡建起了生态大米生产基地;也是吕先真,专门给他买了一顶草帽,告诉他,搞农业就要脚踏实地,“从田畈里来,到田畈里去”。
  在病房里,吕先真向他交代了三件事:一是生态大米基地正在建设中,有关粮食生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政策优惠要抓紧争取;二是千万不要耽误农时,要在基地里的紫云英结籽前翻耕土地,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紫云英作为绿肥的效应;三是程柏青的企业刚刚购买了烘干机,一定要落实好场地,并积极争取农机补贴。
  回首往事,程柏青泪如泉涌:“他把我们的事情牢牢记在心上,可是对自己的病情基本上没有说起。”程柏青想不到,3月16日的这次见面,竟成了永别——当他出差回来直奔医院时,吕先真已永远离开了。
  和程柏青一样,磐安县大青谷生态园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陈有成说起吕先真,也是泪水涟涟。“从我们公司的规划设计,到基地的果树布局,甚至每一颗杨梅树和香榧树的健康成长,都倾注了他的心血。”陈有成不会忘记,2008年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吕先真半夜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杨梅树要如何防冻减灾,他不知道,这是吕先真连夜请教有关专家,刚刚求得的“真经”;陈有成也不会忘记,每逢连续降雨或者遭受干旱之际,他总会接到吕先真关切的电话,告诉他一项又一项果树生产管理技术,陈有成不知道,那时的吕先真,正在与肝癌作殊死斗争……
  “他是我们农民的好兄弟。”陈有成说,如果条件允许,他想在大青谷生态园内搞一个吕先真事迹展览馆,号召更多的人向吕先真学习,“像吕先真这样的农技人员多了,我们从事农业就更有信心了,农业也就大有希望了!”
对学术精益求精,对工作兢兢业业
“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不少和吕先真共事过的人,都有过被他批评的经历,但是,几乎每一个被批评过的同事,都对他心服口服,因为大家都知道,吕先真批评人,是源于他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忘我态度。
  “他对工作非常认真,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陈玉华和吕先真是30年前金华农校的同学,后来又是磐安县农业局产业科的同事。“我是最早知道吕先真得病的消息的,那天他刚动过手术回到磐安,就打电话给我,说是想见我一面。”陈玉华回忆说,他当时万万没有想到,吕先真找他,居然是为了让他帮忙去田里抓一种刚发现的害虫,好送到浙江大学的专家那里,研究防治办法。“我去抓了三四次他都不满意,一次是嫌数量少,还有一次是没有把植株和害虫一起送过去,他没法观察这种害虫四代同生的状况。”陈玉华说,时隔多年,吕先真批评他的话语早已淡忘,但是吕先真的敬业精神却让他永生难忘,“正是靠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他把我远远抛在了后面,30年来,我仍然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农技员,而他已经获得了全国植保技术推广通联工作先进工作者、金华市劳动模范、金华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并主持和参与推广了100多项科研推广项目,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和陈玉华一样“一辈子也忘不了”吕先真敬业精神的,还有县农机管理站的张冬青和冷水镇常务副镇长黄海叁。张冬青不会忘记,2010年,他和吕先真一起在方前镇岙口村度过的那个“五一”小长假。那一年,磐安县开始工厂化育秧试点,为了确保试点成功,吕先真自己租了车,带着张冬青到岙口村的育秧大棚里过起了“五一”假期:晚上10点,他们和村民一起检查种子的温度和湿度;12点,他们仍在大棚里亲自添煤烧火,确保大棚温度;凌晨2点,他们还在大棚里观察种子发芽情况……整整3天,两人饿了,就去招待所吃口便饭,渴了,抓起随身携带的水壶狠灌一气,累了,就靠在煤堆边打个盹,吕先真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个身患癌症的重病号。
  黄海叁也不会忘记,他当新渥镇农技站长时,吕先真为了掌握水稻强化栽培的相关技术,每次到镇里,总会挽起裤脚下到田里,仔细观察水稻长势,浑然不顾腿上叮满蚂蝗……“他是局里的首席技术专家,很多事情其实打个电话就行了,但他就喜欢亲力亲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干活丝毫都不敢马虎。”黄海叁说出了很多农技干部的心声,“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作为病人,他都可以做得这么好,作为健康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工作。”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治疗专挑假期,化疗症状变身“高原反应”
“在他心中,工作重于一切”
  作为女儿,大学刚毕业的吕梦楚原先对父亲存在诸多误解。“从2006年查出患有肝癌,到他今年去世,整整6年时间,他去上海动手术,或者是化疗,都尽量选在节假日。”吕梦楚说,她想不通,为何父亲对自己的要求总是那么严格;她想不通,肝癌患者最忌劳累,可是身患重病的父亲,为何还要拼命工作;她想不通,明明是化疗导致满脸红斑,父亲却向同事慌称,那是因为他去青海疗养,受不了高原反应所致……
  直到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的一个日记本。“哭哭啼啼也是过,不如站起来唱歌。”吕梦楚说,父亲日记本上的这句话让她刹那间明白了许多。通过日记,她发现父亲其实对她怀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她日后能够从事“三农”工作,能够为农民致富作出贡献。通过日记,她也找到了父亲一直对自己病情秘而不宣的原因:要是农民知道他身体不好,就不会经常找他帮忙,他也就失去了许多服务农民的机会。“在他心中,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他把工作当成了对抗病魔的工具,好像自己在工作上越有成就,就越能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磐安县农业局办公室的一个统计信息让人不胜唏嘘:2006年至2010年间,原先身患肝癌、后来患有肺癌的吕先真基本上没有请过假。2011年病情加重,他也只是从8月份开始陆续请假。一直刻意对同事隐瞒自己的病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满街花圈送逝者,泪水纷飞春雨悲
“他获得了农技人员的最高荣誉”
  3月30日下午,磐安县殡仪馆哀乐低回,所有人都神情悲郁。同事来了,朋友来了,领导来了,吕先真服务过的农业企业主和合作社成员们来了。来得更多的,还是一群群农民,遗体告别式上,诺大的殡仪馆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出殡当天,送行的队伍长达数百米,数不尽的花圈重重叠叠,纷飞的泪雨让当日淅沥的春雨更显凄然。
  磐安冷水镇五谷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荣根泣不成声:“先真,你就这样去了?今年新米上市的时候,我还想让你来尝尝呢。”
  新渥镇宅口村种贝母的农民陈柏松泪流满面:“吕老师,你教了我那么多,还没在我家吃过饭啊。”
  ……
  退休干部李敏荣在磐安县农业局当了9年局长,在他任内,吕先真换了3个岗位,他说,吕先真是那种放在哪里都可以放心的人,交给他的事情,没有不出色完成的:“一顶草帽、一双凉鞋、一把卷尺、一本笔记是吕先真的标准行头,他用实际行动,为磐安县的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农技推广干部树立了榜样。”
  磐安县农业局局长徐永平尽管到农业局工作仅有几个月时间,但是在他了解了吕先真生前的点点滴滴后,非常感动:“正是他把农民装在了心里,农民才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的离去牵动了那么多农民的心,作为农技推广干部,他得到了农民给予他的最高荣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