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气影响,今年临安市大部分种竹农民面临减产。不过,也有例外,笔者日前在太湖源镇采访发现,横徐村就有许多种竹农户实现了产量产值“双增”。说起原由,受访的农户们总结为两点:一靠勤劳,二靠管理。
方育中是横徐村种植竹笋最早的农户之一,到如今已有30年的种竹经验。“分田到户后,今年的竹笋价格最高。”方育中说,他种的10亩竹园,对其中3亩竹园搞了覆盖,目前已经收入了12万元,超出往年产值。同村的大户徐茂华,10亩竹园前几年就已全部覆盖。他说,保守估计今年的竹笋收入至少有20万元,以往最好的年份也只有12万元。该村第一种植大户张志明今年至少收入35万元。不但增收,这三位和其他大部分农户不同的是,产量不减反增。
接受笔者采访时,三个种竹大户表示,之所以产量产值会“双增”,首先靠的是勤劳。今年春节前后都有几场雪,他们没有坐在家里享清闲,而是到竹园摇雪。
徐茂华告诉笔者,因为积雪压的时间一长,会影响竹笋生长,有些竹子不堪重负被压倒压断,损失就惨了,“2009年那场雪就压断了很多竹子,那年损失很大,减产又减收,如果勤快点及时摇雪就能减少损失。”吃一堑长一智,那次惨痛的教训让横徐村勤劳的竹农们学会一招。
“摇竹竿,一株一株地摇,把雪摇下来。”张志明说,这看似简单的活,不是老把式也做不好,“摇轻了雪下不来,摇猛了,容易伤到竹鞭,影响竹笋正常生产,产量会下降。”
方育中则说:“不是说雪停了再摇,雪如果一直下,冒雪也要摇,因为等雪积太厚,竹子必定压断压坏。”
其次是科学管理。竹园就像他们的孩子,一年四季无论晴雨还是寒暑,都要照顾体贴。张志明说:“竹园干旱了要设法进水,今年这样雨下多了,又要及时挖沟排水,下雪了要摇雪,病虫害更要及时防范,一旦发现病兆就要打药,严重时就要及时向镇里汇报,请林业技术人员来指导。”
几位竹笋大户还说,人勤劳,会管理,即使遇到特殊灾害天气,也能“挺过来”,而一旦遇到今年这样竹笋高价格的年份,想不赚钱都难。
林安勋